贴片疫苗最早2025年上市
英国疫苗研发公司Emergex将从明年1月3日起在瑞士针对第二代新冠疫苗开展临床试验。据报道,Emergex的这款疫苗最终将以“拇指大小的皮肤贴片”形式推出。当贴片接触皮肤时,上面的微型针头在几秒内就会把疫苗注入体内。
值得一提的是,贴片疫苗与其他需存放在低温环境中的新冠疫苗不同,可以在室温下保存长达3个月。报道称,由于当前疫苗保护能力有限,人们需注射加强针增强抵抗力。而贴片疫苗提供的抵抗力或可持续几十年,还可以更好地对抗病毒突变。
值得一提的是,贴片疫苗与其他需存放在低温环境中的新冠疫苗不同,可以在室温下保存长达3个月。报道称,由于当前疫苗保护能力有限,人们需注射加强针增强抵抗力。而贴片疫苗提供的抵抗力或可持续几十年,还可以更好地对抗病毒突变。不过,这款疫苗最早要到2025年才能上市
什么是贴片疫苗?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疫苗?众所周知,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人体的时候,就会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来保护机体免遭病原体破坏。免疫反应主要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包括:皮肤和黏膜、吞噬细胞、细胞因子和酶类物质等。
后者则是在病原体进入人体后,病原体的许多蛋白等物质称为抗原,就会被免疫细胞所识别,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比如诱导效应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即抗体,与特定的抗原结合并清除病原体。而疫苗的产生就是人为地制造出病原体的抗原,可以是灭活或减毒后的病原体,可以是病原体表面一些蛋白质,也可以是编码抗原蛋白的DNA或RNA。将这些人工制造的抗原物质注射进人体后,就会诱导人体产生免疫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帮助人体预防和治疗病原体感染。
传统的疫苗递送方式都是通过针剂注射,像我们小时候都会打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等都是通过打针接种。我们很多人手臂上都有一个黄豆大小的印记就是因为儿童期注射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留下的。然而,害怕打针却是很多人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一些研究表明,全球有至少10%的人群都害怕打针,而且他们往往会刻意地避免注射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也显示,每年大约都有130万人会出现针刺损伤以及疾病的交叉感染。因此,一些新型的无痛给药方式,如贴片疫苗也可称为微针给药系统便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2026年中国疫苗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分析
所谓的贴片其实就是一个大约手指甲盖差不多大的一个贴片,其表面有几百上千根由聚合物、糖和疫苗组成的微针。通过把贴片贴在皮肤上,刺穿皮肤的角质层,把药物递送进体内,然后负载的疫苗等药物溶就会进入人体被免疫细胞捕获识别,进而诱导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达到免疫效果。
贴片疫苗优势
基于贴片的微针给药系统其优势包括:
1、节省储存和运输成本,在不同温度下微针贴片比现有疫苗稳定,而且占用空间少;
2、使用微针递送药物不会产生痛感,患者容易接受;
3、剂量稳定、可控性强;
4、微针往往是可降解材料,不会污染环境。
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用在了各种疫苗如,流感疫苗、冠状病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给药研究之中。另外,像避孕药也出现了相关的“微针避孕贴片”技术。
不过,尽管微针给药系统研究已有十来年时间,但是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例如,使用贴片后皮肤表面会产生红肿,因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评估。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告别打针时代,只需购买一个像创可贴一样的贴片给药产品就可自行接种疫苗或其他药物,这将大大改善目前传统的针剂接种面临的许多难题。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疫苗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更多报告推荐
2021-2026年中国共享经济行业投资策略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