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材料行业前景及新型建筑材料现状怎么样?未来新型建筑材料市场投资趋势如何?新型建筑材料行业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而且可以采用相对较为简单的施工方法和方式,所以新型建筑材料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新型建筑材料将会在生态化和智能化方面做出突破,新型建筑材料尽可能地减少水污染、化学污染、噪音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
新型建筑材料市场调研 2022新型建筑材料行业前景及现状
我国,新型建筑材料性能越来越进步,强度刚度越来越高,足以满足新形式的建筑工程,甚至超出建筑工程的要求。
从目前我国新型建筑材料下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市场份额来看,聚苯板、聚氨酯占有率分别为70%、10%,无机和酚醛等保温材料占比20%左右。普遍来讲无机保温材料的阻燃防火性能优于有机保温材料,因此无机等保温材料20%的新型建筑材料占比将逐步提高。
国家将加强建筑材料行业循环利用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强建筑材料行业循环利用,促进建筑垃圾减量化,严格施工扬尘管控,采取综合降噪措施管控施工噪声等。绿色建造通过以低碳环保理念为核心的一整套方式的综合利用,切实转变高物耗、高污染和粗放型的建造方式。
《意见》要求,建筑材料行业是绿色建造的物质基础,在建筑全生命期的碳排放中占比近半,绿色建造过程中新型建筑材料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与低碳程度。城乡建设中要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采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再利用建筑材料行业,构建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场景,倒逼建材生产的绿色低碳化。同时,在保证安全质量前提下,按照节约优先的原则,统筹兼顾建造活动各阶段,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可循环的方式,建筑材料行业实现材料资源节约的目标。
新型建筑材料行业产业链分析
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化是把建造活动向前端的产品开发、向下游的建筑材料、建筑部品部件延伸,通过产业链更优化配置资源。
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链上充分体现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用“系统性”来克服“碎片化”带来的弊端。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化的视角下重新审视工程建造活动,建造过程产业化通过资源共享以及上下游的互利关系将相关产业资源进行绿色化整合,将一连串的经济活动纵向集合成产业链而实现价值增值,新型建筑材料从建造流程的分散性模式向全产业链模式提升转化,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完整的绿色新型建筑材料产业链条。
新型建筑材料行业将大大减少能源消耗
新型建筑材料还将结合现代化智能家居和高技术计算机智能应用系统,在楼宇智能和舒适度上进行调整,使建筑材料更加符合现代化城市建筑特点。
新型建筑材料创造出由建筑废料造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如纤维石膏板、石膏刨花板等等。这些材料制作的流程和工艺十分简单,而且还可以防辐射,降低能源消耗;还有一些建筑材料自身可以再加工回收利用,这就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浪费,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型建筑材料行业产值发展极快
中国的新型建筑材料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且逐步走向成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建材工业迅速崛起,快速成长,新型建材无论从品种、数量,还是从质量、功能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1世纪以来,中国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全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到3850亿块标准砖,占墙体材料总量的46%,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已建成节能住宅11亿平方米,累计节约9600多万吨标煤,节约土地180万亩,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渣11.06亿吨。中国新型建筑材料行业产值几乎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发展。
新型建筑材料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对中国及各子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新型建筑材料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新型建筑材料竞争替代产品、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趋势、新产品与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新型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以及中国行业将面临的挑战、新型建筑材料企业的发展策略等。新型建筑材料报告还对全球的行业发展态势作了详细分析。
想要了解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新型建筑材料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报告推荐
2021-2026年中国建筑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