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喜欢吃猪肉的国家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对于畜禽肉摄入的推荐量为40-75g/天,对照全国肉类产量来看,当前我国的肉类产量完全能够满足这个水平,同样也意味着我国肉类产品消费的继续增长空间有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肉类产量为7748万吨,按照14亿人口折算的话,人均每天的消费量为150g左右。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1.6%
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9%。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8%,非食品价格上涨2.0%。生猪市场进入淡季的主要原因源于市场供大于求。去年生猪养殖户大批入驻,生猪产能恢复,存栏量大;养殖户观望惜售,临近春节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上市。再加之进口冻猪肉的增加及季节性需求偏弱等因素叠加影响,导致生猪价格持续下降。
2022年猪价走势预测
在此前的高利润刺激下,产能持续释放,价格和利润修复已经进入深水区。仔猪跌破500元/头,迫使行业淘汰低效产能,猪价跌至每公斤14元至16元,并逐步成为常态,使企业不再赌价格。
预计2022年猪价主要区间在每公斤14元至16元,阶段性高点在每公斤18元至19元,低点难跌破2021年9至10月水平,但会阶段性跌破每公斤12元,全年均价围绕在每公斤15元至16元。
中国猪肉市场运行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2月13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大范围上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猪价全域上涨,仅有三地弱势下跌,结束了之前的五连跌。据了解,不少猪企主动降价卖猪,市场对于后市猪价看衰较多。自年后开工以来,猪价跌跌不休,主要原因还是猪肉消费低迷所致,而养殖端出栏积极性不减,加剧了屠企压价行为。
2021年,生猪市场经历了一个寒冬。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2021年10月,生猪价格出现止跌,2021年11月全国生猪养殖扭亏为盈。截至2021年12月,受南方腌制腊肉等需求提前的提振作用,猪肉价格有所反弹。截至12月24日,22省平均生猪价格为15.99元/公斤。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乃至农业的支柱产业。良种是保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历经几十年发展,我国生猪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夯实了生猪产业发展根基,保障了居民“肉篮子”供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猪肉生产经历了从养肥猪为主的小农生产阶段到引进瘦肉型猪种与地方品种杂交提高瘦肉率的阶段,再到商业化瘦肉型猪品种持续选育与集约化生产阶段,产能大幅增加,生猪年出栏量从1950年的6000万头增长至目前的近7亿头,占到居民肉类消费的60%。为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瘦肉型猪具有高效、节粮的特点,产肉效率高,目前占到了全国生猪养殖的90%以上。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
想了解更多关于猪肉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2-2027年猪肉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2022-2027年乳猪养殖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