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智能装备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分析
智能装备是智能制造的关键体现载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仍存在差距,尤其在关键零部件如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机器人控制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积累和自主生产能力较弱。目前,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方向是高度智能化,即“工业4.0”或“物联网”。工业4.0是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技术实现网络化为特征。
智能装备制造受到政策支持
2022年,上海将推动智能装备、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增进数字经济新动能。其中,智能装备领域,到2025年,上海市高端装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基础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创新增长极与核心技术策源地。
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重点推动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医疗装备、微电子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快速增长,加快船舶海工装备、高端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创新升级,重点细分领域从国际“跟跑”“并跑”向“领跑”迈进,上海全市高端装备产业规模突破6500亿元,上海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数达到11家。
随着社会及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制造业产业加速迭代升级,从近年来国家针对机器人、工业母机等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支持措施来看,将更加着重现有业务的纵向深入发展,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业务聚焦能力,实现各项业务高质量协同发展。
2021年重庆智能设备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9%
数据显示,2021年,重庆消费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全市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长17.0%,两年平均增长9.0%,高于2019年1.3个百分点。其中,绿色、智能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消费品质显著提升。在限额以上单位中,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9%,两年平均增长23.6%,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加快2.8、7.3和13.1个百分点;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27.2%,两年平均增长15.5%,高于全市社零总额两年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在“十四五”时期迈向中高端水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3万套,同比增长49%,产量继续创历史新高。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将达72.7亿美元。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为2147亿美元,到2025年将快速增长至3848亿美元。
想了解更多关于智能装备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智能装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热点报告推荐:
2022-2027年军工装备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