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成本75元标价1598元
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获悉,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被罚1.57万元。经查,上述公司于2021年7月2日,委托丹东翔腾服装有限公司为其生产上述产品共计80件,生产成本75元/件。产品明示的执行标准GB/T14272-2011《羽绒服装》、GB18401-2010C类《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2021年9月20日,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将其中7件用于在北京汉光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汉光百货)的专柜销售,另将其中2件用于在北京君太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君太百货)的专柜销售,标价1598元/件。
至2021年11月3日,共售出2件(其中1件为抽检售出),未追回。销售额共2237.2元(以标价7折的价格售出)。扣除生产成本和商场扣缴的费用共计742.86元,缴纳税金171.89元,当事人获利1322.45元。上述产品的货值金额共14382元。
综上,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改正违法行为,并决定处以罚款14382元,没收违法所得1322.45元,同时没收非法财物。
羽绒服行业市场利润分析
较去年相比,今年的羽绒服市场更趋向年轻方向发展,以往的消费人群在30-40岁,今年明显更多了20岁左右的客户选购羽绒服。羽绒服在每年的秋冬季节至春节前都是销售旺季。
据了解,欧美国家的羽绒服普及率达到30%-70%之间,在国内却仅有10%左右,可见羽绒服在国内的开发空着是很大的,加上年轻一代的崛起,羽绒服不再是简单的御寒工具,不同的设计让羽绒服能出现在更多的生活场景中。
羽绒作为羽绒服的重要原材料,没到夏天,厂家就会开始集中下订单。但由于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大部分的服装厂都处于观望状态。由于近段时间羽绒服市场反馈较好,加上部分地区气温比往常低,因此集中了大量的订单。
2020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羽绒服的销售量同比增长15.1%,羽绒服平均单价也从432元,上涨到2020年的656元。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疫情好转,以及羽绒服标准、工艺、技术的创新,消费者对产品的诉求不再停留在价格。
羽绒占到羽绒服成本的30%以上,而数据显示,国标90白鸭绒的价格从27万元/吨上涨至约39万元/吨,涨幅45%。加上人工、油价、限产限电等因素,直接挤压品牌的利润空间。
想要了解更多羽绒服行业详细分析,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羽绒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