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至今,我国大致经历了四轮科技体制改革。其中,科研院所改革的重点从自筹经费到企业化转制、最后转向“分类改革、强化公益属性”。受制于相对缓慢的行政体制改革,前三轮科研院所改革一直滞后不前。2011年第四轮改革开始,特别是2015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之后,科研院所改革进程迅速加快,“放权、松绑、减负”的力度空前加大,有力促进了创新环境的改善。
科研院所市场运营环境分析
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研院所按科技型企业的要求建立了管理制度,运行较为规范;确立了应用研究开发活动的市场导向,面向市场的主动性和竞争力得到加强;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科研组织作为科技体制的微观基础,是科技体制活力根本所在,一直是改革重点。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所有者不到位”“管理者不敢为”的治理结构不健全情况,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有些科研院所职能定位不清、主业不明,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重复、同质化竞争、碎片式扩张等现象,导致基础研究急功近利、技术研发自娱自乐等问题,不利于组织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攻克解决重大科技难题。
2021-2025这五年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五年。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潜能;加快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加快科研院所的改革,赋予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
受传统观念影响和“但求所有、不思所用”的狭隘心理作怪,团队或课题组不愿意共享使用,研究所很难实现统一管理、开放共享,导致许多高精尖仪器设备被闲置而造成极大的浪费.为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要设立公共实验室等专业服务机构,专职负责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工作,把开放共享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区分开来,提高技术创新的专业性。据统计,在中国农业科学院30多个研究所中,已经有17个研究所设置了类似公共实验室的共享服务机构。
改革科研院所机制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构建“科技+产业+资本”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发力核心技术助力首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尽快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机制改革……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委员聚焦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纷纷建言献策。
来自侨联界别的张强斌委员建议,北京市政府与各能源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出资成立含混合所有制形态的专项科技公司,作为立足未来科学城、服务全北京、放眼全中国的能源央企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实体,进一步畅通科技创新到产业转化的路径。
张强斌认为,应组织各绿色低碳相关协同创新平台,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建设绿色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统筹推动绿色低碳全产业链、全业务链的共性、联动技术研发、试点示范与成果转化。
张强斌建议,创新金融支持模式,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基金,强化未来科学城绿色低碳资金募集、投资管理和专业运作能力,构建“科技+产业+资本”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激发种子孵化到产业建设全链条投资热情,撬动绿色低碳产业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科研院所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