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行业前景如何 2022有机农业行业市场分析
如今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逐渐成为消费和消费趋势的焦点,但是有机农业尚未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有效认可。
数据表明,中国大众的消费水平和购买能力不断提高,有机农产品占据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未来十年,中国有机农业生产面积以及产品生产年均增长20%—30%,在农产品生产面积中占有1%—1.5%的份额,达到1800万—2300万亩,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十足的潜力。
有机农业的市场定义
现在我国推行的有机农业沿用国际通用的有机农业定义,指在作物种植、畜禽养殖与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平衡,采取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
随着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认证标准和管理措施的不断在完善和发展,政府和社会的监管、监督力度不断增强,有机农业生产企业行业自律意识在增强,我中国有机农业生产进人规范发展时期。在国内外市场巨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有机农业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有机农业面积将可能达到600万-1000万hm2,保持着有机农业面积世界第二的地位。
如何拓宽有机农业发展道路
建立有机农业技术体系及技术规程
种养结合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研究重点。现代农业养殖环节和种植环节分离,从土地到餐桌过程中造成大量的废弃物污染环境,通过微生物工程科学规划和管理,可以使养分返还到种植环节和养殖环节,实现有机循环。
高校技术提供科技支撑
通过高校提供科技支撑,县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平台,建立肥料—土壤—有机种植养殖的循环生态链科研示范基地,能够促进县域资源循环利用建立,实现乡村生产合作社和城市社区消费合作社的直接对接,减少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形成新型低本高质有机农业产销体系。满足居民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打破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缺乏信任的局面,形成双面共赢的典型模式,链接更多的乡村和小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走好有机农业“最后一公里”。
创建“1+3+1”县域有机肥生产技术体系
创新研究建立“1+3+1”县域有机肥生产体系,即一个微生物工厂,县、乡、村三级有机肥生产和一体化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就地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降低生产成本。穿插形成“资源中心+农户”的模式,农民提供废弃物,换回有机肥。以资源转化技术为抓手,联合志同道合的企业、乡镇政府、有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构建区域性全域循环模式,将废弃资源生物转化为生物肥料,保障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创建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相统一的有机农业新体系。
2022年该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有机农业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