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即
当前,2022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在即。在过去十八年中,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通常被认为是是年初农业板块的重要催化剂。从往年来看,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时间都集中分布在1月下旬~2月中旬。此外,今年3月1日。新版《种子法》将正式实施。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据统计,我国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一些种质上还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在农业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是提升农业产能、保障农业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加速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
种业科技自强自立、种源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建立激励和保护原始创新的种业法律制度,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种子法》的决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种子法》的第四次修订,全面强化了品种权的保护力度,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推向新高度。种子法的修改将有利于推动依法治种、依法治国的法治进程,有利于推动种业原始创新、科技创新的创新进程,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种业振兴的历史进程。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当前行业进入生物技术转基因时代,在种业振兴、乡村振兴等大背景下,种子行业将迎来巨大变革,一方面,传统种业将和生物育种结合,另一方面,行业迎来兼并整合,集中度有望提高。
种子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从农业种植产业链来看,种子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包含种子的研发、培育和采摘,中游为种子产品,下游为种子的种植环节。从种业内部产业链来看,包括育种-制种-销售三大环节,其中育种是种子产业链的核心,制种为中游环节,是种子从研发到产成品的过程,销售则主要通过经销商和零售商完成。
从整个农业产业链来看,种子行业处于产业链的“起点”,其行业发展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快了种子产品的科技研究,不断推动种子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育种技术方面,我国杂交育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对于目前国际种业研发中主流的生物育种技术,我国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大规模商业化尚需时日。
中国种子协会作为全国性的种子行业社会组织,现有企业会员1000多家,数量约占全国种子企业的1/7,种子销售收入和利润约占60%,市值占我国种业市场的半壁江山。
今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种业制度建设与法律法规修订助力种业振兴,加之粮价上涨,种植情绪高涨,上市种企迎来高景气周期,有部分优质种子品种甚至无货可卖。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人士表示,以玉米为代表农产品已进入高价区间,种植积极性拉动种子需求,玉米种子价格有提价空间,同时,随着转基因商业化快速推进,超前布局有望弯道超车。
在未来,随着国内种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推进,其市场占比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未来行业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农作物种子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推荐
2021-2025年中国转基因种子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