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量质齐升
近日,深圳市投资基金同业公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深圳召开。深圳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至斌表示,深圳公募基金行业近几年发展成绩可圈可点、量质齐升。行业总体实力稳居全国前列,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营特色凸显,发展质效提升,合规风控水平提高,服从国家战略主动担当,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增强。
李至斌强调,公募基金发展既要看到巨大的配置需求和发展机遇,也要清醒地认识外部存在的形势问题。当前,行业面临管理规模扩大、管理难度提升、业态约束加大、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需要深入分析,坚持刀刃向内,推动自我革新,以更高标准提升自身能力,以更强担当践行受托责任。
李至斌指出,基金行业应找准自身定位,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严守合规底线,秉承稳健经营;提升专业水平,打造核心优势,按照易主席提出的“强专业、守底线、树品牌、讲情怀”总体要求,推动深圳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数据和未来发展趋势
过去十年,我国整个公募基金规模的年增长率已达28%,这个数据在任何行业里面都非常亮眼。
今年A股呈现极致的结构化行情,市场风格的快速切换导致今年不同风格的私募业绩出现较大分化,数据显示,“公募派”年内业绩首尾相差超150%。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市场环境是否匹配有关。拉长时间来看,有公募背景的基金经理长期业绩相对稳健,表现更为出众。
今年来有业绩记录的2543位股票策略基金经理整体收益为11.72%,其中200位公募背景的基金经理年内收益为11.02%。拉长时间来看,近三年股票策略基金经理整体收益为98.30%,其中公募背景的基金经理整体收益为113.93%;
近五年股票策略基金经理整体收益为94.46%,其中125位公募背景基金经理整体收益为108.55%。由此可见,短期来看,公募基金经理业绩优势体现不出来,但中长期来看,无论是整体收益还是正收益基金经理占比,公募派都表现不错。
数据表明,公募派基金经理在行业内中长期业绩较好,业绩佼佼者占比较大。不过,公奔私基金经理脱离了原有的投研支撑之后,创办私募对绝对收益的考核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考验,需要不断学习与打磨,才能保持业绩的持续性。
根据中研普华出版的《2022-2027年版公募基金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显示:
新常态下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有十大趋势,分别是国际化进程加速、互联网平台崛起、传统零售渠道转型、养老金体系与制度的落实发展,监管重点支持,主动投资管理能力、资产配置需求提升、ESG投资研究的发展与推广、基金投顾业务的成长潜力、投资理念的进程演化。
当前A股市场相对于前些年,整体市值亦在不断增长,当前A股总市值93.19万亿元, 相对于2018年增长了91.3%。交易额2021E(按当前日均计算全年)253.84万亿,相 对于2018年增长了183%。自2019年以来,两市总市值日换手率均值为1.14%、两市 流通总市值日换手率均值为1.40%。因此,整体交易额的增长是正常且常态化的状态, 万亿成交量或成新常态。
未来,随着市场的持续扩容,整体交易额还会呈现长期上升趋势。尤其是 随着政策端及市场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鼓励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我国资本市场 总市值占GDP的比重有望持续提升,且全球对比来看,提升空间较为广阔。
更多公募基金行业详情,可点击中研普华出版的《2022-2027年版公募基金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