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设备市场分析
我国已经成为医药装备大国,市场上的装备种类繁多,且规格齐全,基本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部分技术水平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外的产品。但由于起步晚,加上技术经验薄弱,国产医药设备的整体水平与欧美、日等国家的医药设备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在药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行业政策监管趋严,以及药企产能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制药装备不断更新升级,行业加快朝着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传统落后的设备逐渐淘汰出局。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对高端制药装备行业予以支持及鼓励,部分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在性能、质量等方面已能满足高端客户需求,国产替代进口的步伐正在加快。
而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过去国产药机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主要以中小规模企业居多,竞争分散,同质化严重且多以价格战为主,近几年在市场需求更加多元、药企对设备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以楚天科技、东富龙等为代表的药机巨头业务已经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向好。
虽然我国已是药机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设备GMP仍处于外观设计的改进上,与国外产品比,设备使用的可靠性问题突出,不少设备的自控、自检装置,在设备投入使用后,很快就出现了功能失效的情况,又还原成手动或经验控制,连续化、在线清洗、称重、剔废、控制、检测等功能的设计和应用较少,世贸后这种弱势会更趋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饮片机械及设备产量最大,达20078台。其次为药物检测机械设备,产量达9276台。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的制药设备企业数量达145个,预计2021年可达156个。我国在GMP认证整顿之后保留下来的企业也不是个小数目,因此,正常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对药机的需求也是个可观的市场,前景看好。这就需要行业加强专业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严格监管,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国医药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对制药企业来说,厂房、医药设备、制药技术及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制药设备包括:粉碎机,切片机,炒药机,煎药机,压片机,制丸机,多功能提取罐,储液罐,配液罐,减压干燥箱,可倾式反应锅,胶囊灌装机,泡罩式包装机,颗粒包装机,散剂包装机,V型混合机,提升加料机等。
目前,我国生物制药设备中高端市场缺位较严重,行业整体创新能力还较弱 ,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药企对国产生物制药设备的信任度较低,很多企业都比较依赖于进口设备。如国内某生物制药企业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95%的生物药设备都是进口的。
2020 年一季度,我国医药制造业受到新冠疫情爆发影响,医药企业不同程度延迟开工,停工停产、运输受阻、物流管制与人员交通限制等情况对药企的经营带来了明显影响。尤其对于一些实力不强的企业来说,短期内甚至将面临资金链断裂和倒闭的风险,料想整体经营惨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业内人士看来,特别强调中医药在防治疫情方面的功效,有望大幅增加中成药及中药方剂的市场规模。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显示,10月份医药制造业同比实际增涨8.2 %,高于总体6.9%的增幅。
1—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2.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4.0%。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显示,扣除价格因素后,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医药制造业同比实际增涨8.2 %。
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生物制药设备产业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开始不断涌现。新的生物制药设备产品与技术的诞生,这对于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以及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崛起,对医药设备的需求也正在不断扩大。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国内药企正在从“仿制药战略”向“创新药战略”转型,我国逐渐出现一些注重新药研发的制药企业。医药设备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行业详情,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国医药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