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奥会临近,滑雪产业发展迎来新高潮,室内滑雪正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室内滑雪场聚焦都市繁华商圈,主要为消费者打造中高端滑雪体验。与传统室外滑雪场相比,室内滑雪场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打破传统“南北限制”,占地面积也少,受到资本的广泛关注。
滑雪场行业现状
这是一项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冰雪运动。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滑雪场上的每一个雪友,都可以随心飞扬、自由起舞,感受速度与激情;也在极致的专注中,收获内心的宁静。
自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以来,冰雪运动全面普及。愈发浓厚的全民冰雪运动氛围为中国冰雪产业市场需求带来爆发式增长。从基础设施筹建到各式新型冰雪装备研发,我国冰雪产业正乘着“冰雪热潮”迅猛发展。
《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中提到,截止2020年底,国内开业的室内滑雪场为36家,相当于每新增8家滑雪场就有5家室内滑雪场。2020年全年,室内滑雪场滑雪人数合计为269万人,占2020年全年1288万滑雪人次的20.89%;相比2019年的235万,同比增长14.47%。按照雪季财年统计,2020—2021雪季财年室内滑雪场滑雪人数合计为321万人,占比15.46%。
滑雪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比滑雪爱好者更兴奋的,是滑雪产业相关的创业者们,他们预测,“后冬奥”时代,滑雪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按照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但作为滑雪运动刚需的滑雪装备,价格昂贵,让不少尝试入圈的朋友望而却步,选择换一个爱好。有研究统计显示,滑雪装备确是滑雪产业链上毛利率最高的项目。
滑雪装备分别面向个人销售和面向雪场销售,毛利率又有所不同,C端的盈利能力远超B端。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进口雪板向雪场销售的毛利率为20%-25%,向个人销售的毛利率可达50%;雪服、头盔、雪镜等向个人销售的毛利率约为30%-40%,向个人销售的毛利率为70%-80%。
近年来中国滑雪旅游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对比瑞士、法国、奥地利、美国、日本等滑雪发达国家,中国滑雪旅游起步较晚、滑雪运动普及率低、滑雪运动意识较弱,滑雪旅游市场和产业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滑雪经济市场潜力巨大。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0-2025年中国滑雪场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