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贡献全球15%进口增量
贸易在维持全球商品和服务的获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贸易体系比危机开始时许多人的预期更具弹性。尽管疫情最初导致国际贸易流动严重收缩,但供应链已迅速适应,基本医疗用品等商品继续跨境流动,许多经济体逐渐开始复苏。
生产力提高、国际分工深化、信息业的发展、科技进步的共同作用缩短了产品生命周期,使新一轮产业转移加快周期缩短,国际间投资购并的增长速度加快,使世界各国的外贸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虽受到疫情冲击,但今年以来,中国商品和服务进口额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贡献了全球15%的进口增量。
目前中国在世界各国仍然属于关税较高国家的行列,关税水平甚至高于发展中国家15%的平均水平,由于进口增长缓慢而带来的巨额贸易顺差已经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过多的非关税壁垒和服务贸易市场准入限制还在成为影响多边或双边贸易谈判顺利展开的负面因素。
此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并在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扩大开放,与全球分享市场机遇。
2021年版《世界贸易报告》公布
世贸组织2021年版的《世界贸易报告》已经正式对外公布。其中传达三个主要信息:
第一,目前,全球经济以深度贸易联系为主要特征,这使得世界更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灾害等冲击的影响,但在应对冲击时也更具弹性。
其次,旨在通过解除贸易一体化来提高经济韧性的政策。例如,通过制造业回流和促进自给自足等,往往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经济韧性。
第三,加强经济韧性将需要更多的区域和多边全球合作。
对外贸易行业分析
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加大美、日、欧三大经济体既是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也居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已经占据世界货物出口70%以上的份额和服务贸易90%以上的份额。发展中国家在近年国际贸易增长中的影响力逐渐加大,对全球贸易增量的贡献也十分显著。
从国际环境来看,在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稳定增长,中国将在优势互补和水平分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国际贸易的有利条件;其次,日趋活跃的国际资本流动必将带动世界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为中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创造良好机会。但是,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蓬勃发展、南亚经济的崛起和拉美地区经济的上升将会进一步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与中国发展出口形成强烈竞争,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也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外贸调控体制和经营机制,培育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进出口贸易的较快增长,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应该成为跨世纪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
欲想知道对外贸易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