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批通信套餐乱象,话费套餐宣传不实、降档受阻、营销诱导等情况。有消费者认为,督促电信企业自觉尊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非常重要。还有一些消费者呼吁,相关部门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消费者的提醒和指导。
文章称,有些“免流”套餐名不符实,存在欺诈嫌疑。这类产品在宣传用语和资费细则上都存在“话术陷阱”,并且会使用小字写明一些限制,所谓“免流量”并非不消耗流量,也不是免收流量费用,而是指所涉及手机程序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专属流量”,一旦流量消耗超出限值,就会按照套餐外流量收费。
套餐更换升级容易降档难
有些“免流”套餐名不符实,存在欺诈嫌疑;隔三差五就能接到营销电话,对方推荐客户升级套餐,对新增费用等一语带过甚至没有提及;套餐更换升级容易降档难,存在人为设置障碍等现象…不少消费者遇到了买套餐被误导、换套餐费周折等烦心事。读者呼吁,相关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消费者的提醒和指导。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指导意见,巩固消费电子产业升级势头,不断优化市场供给,增强市场消费活力,积极推动更新消费。行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产业政策的支持,为上游消费电子产品的结构件模组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消费电子行业市场分析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全球缺芯使车企陷入停产危机。近一段时间以来,缺芯带来的影响更有所加剧,现已蔓延至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其他领域。 全球缺芯已使部分车企陷入停产危机。
“缺芯潮”,现已蔓延至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其他领域。,终端消费电子产品会因此涨价吗?
机构分析师布赖森(Matt Bryson)认为,消费电子公司可以借此和芯片供应商重新签订合同,或者提高芯片的利用率。
“由于双方签订的都是长期合同,所以短期芯片短缺、价格上涨对终端产品的影响不会太大。而危机也可以成为双方加深合作的机会。”他称。
芯片短缺将为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市场人士分析称,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意味着消费电子整个产业链的成本都有所提升。当前消费者远程办公、学习的需求仍持续,消费电子产品将供不应求,而涨价的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身上。
过去的几年间,是全球消费电子技术高速发展、产品快速迭代扩展的阶段,也是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高速扩张、产业结构性升级的重要阶段。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4G/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使得创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并渗透到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企业生产性服务投入逐步提高,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两业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以家电、消费电子等为重点。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2026年版IT通讯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相关报告推荐
2021-2026年版通信安全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