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化行业现状
金融行业是中国各行业中,数据资源最丰富的行业之一。金融机构通常会部署多个应用系统,这些系统在日常经营中持续产生和存储数据,经过长期的数字化运营积累,各系统内积累了海量高价值的数据。金融数据的占有,仅是数字金融的起点,真正发挥数据赋能作用的,是金融数据的处理、分析与迭代过程。大数据是具有体量巨大、来源及结构多样、生成速度快、单位价值密度低、多变等特征,且需要使用非结构化数据库等新型数据体系结构才能有效处理的数据。金融行业的数据具备这些特征,金融行业拥有适宜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资源。
金融业是我国信息化程度最高、信息技术应用最密集的行业之一,其关系着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金融环境稳定。我国金融企业体系庞大、业务门类繁多、接口广泛、交易量大且并发性高,对于 IT系统规划的合理性和运行稳定性有着高于一般行业的要求。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于IT技术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信息化发展和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16亿元,2020年金融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2439亿元,金融信息化同比增长达到2439亿元,同比增长9.3%。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金融信息化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信息网络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日益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金融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为金融市场一体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方面,金融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发布的能力,成为金融市场交易物质和技术的基础。另一方面,互联网日益成为世界金融市场运作的中枢,低成本的网络交易将逐步替代传统的交易方式,投资者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上网同步进行金融交易,全球金融市场被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金融信息化市场分析
“十四五”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之大前所未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带来的世界格局演变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前所未有。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
截至目前,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基本实现全国数据集中处理,并逐步加强建设新一代核心业务应用处理系统。全国银行业广泛建立电子联行系统。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实现支付系统现在化建设中一次伟大的尝试,其主要目的是想要解决纸质票据在金融系统流通过程中的耗时长、易丢失等弊端,此外在清算程序复杂,从而产生大量不必要的资金成本,电子联行系统大大提高资金周转速度,规避支付风险。目前该系统已经获得全国三千多家人民银行分行、支行等各个营业网点的支持,该系统可以处理跨行借贷、异地支付的业务,使得银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想要了解更多金融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金融信息化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