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发布了史上最严“禁塑令”,全面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塑料膜袋、餐具等一次性塑料制品已被全面禁止。政策东风下,可降解塑料顺势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仅就中国市场而言,这就是一个百亿级别的风口,并有千亿级的潜在空间,这个巨大的市场即将爆发,大小商家已闻风而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6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分析
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包装领域,软包装和硬包装占比合计达到53%。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及关键原材料、可降解塑料制品、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其中,PLA、PBAT是可降解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分布在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地区,但目前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
可降解塑料行业分析
2020年我国PBAT、PLA年产能分别约为30万吨、10万吨,而根据业内测算,到2025年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等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将合计形成约250万吨的市场空间,不少上市公司加快了产能扩充的步伐。目前,国内PBAT在建及规划产能超过400万吨。业内人士指出,短时间内产能的集中释放,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但未来随着产品的不断研发,可降解塑料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可降解塑料产业链的上游为原材料的生产,按照原料来源分类,原材料大致分为生物基塑料和石油基塑料。可降解塑料产业链的中游为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有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纸、服装、农用薄膜、3D打印材料、医药材料等。产业链下游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涉及领域包括包装、电子、汽车&运输、消费品、纺织、农业、涂料、3D打印、现代医药、建筑建造等。2019年至2020年,多个国家发布了限塑政策,未来一段时期,亚洲地区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将快速增长。PLA、PBAT是可降解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PLA是最常见的可降解塑料之一,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可降解塑料发展前景预测
可降解塑料无论是从环境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从合成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出发,都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受高成本和技术壁垒高度的影响,可降解塑料行业仍处于普及阶段。
预计未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相关政策的引导,可降解塑料的发展前景广阔。近两年来,我国已有多家企业进入可降解领域,生产能力迅速上升,目前短期内无法满足新的《限塑令》带来的巨大市场,预计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想要了解更多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6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圆柱体包装盒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