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确认28岁员工离世
字节跳动内网发文:2月23日13时43分,从医院获知,在抢救41个小时后,吴同学不幸离世。已承担全部医治费用,还将向家属提供抚恤和关怀。
互联网大厂加班文化有多严重?
近些年,年轻员工工作期间猝死的现象时有发生。猝死急救的黄金时间是5分钟,这一时间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救活成功率为30%。
虽然目前各大互联网厂商陆续公开表示取消996、减少加班、强制休假,但互联网员工猝死消息却持续传出。调查显示,我国约八成的白领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猝死前有哪些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原因而突然死亡”。这个所谓的短时间是多短,目前没有一定之规。大部分猝死患者发生在6小时以内。大部分猝死发生在院外,这意味着最先有机会对患者施救的往往是非专业人员。
猝死分为心源性、肺源性、脑源性等几大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比最高,达80%。当下,一半以上猝死者为中青年人。专家提醒,猝死发生前的身体信号包括持续觉得胸口不舒服,爬楼或走路稍快感觉胸闷气短,突然眼前一黑倒下几秒,直系亲属有猝死的发生等等。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在我国,每年有54.4万人逝于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分钟,就会有1个人因猝死离世。
在最担心猝死的15个职业中,号称“宇宙尽头是编制”的公务员排行倒数第一。尽管近5成公务员表示担心过自己会猝死,但比起上榜的其他行业,他们的“生存压力”已经算相对轻松。
在我国,每1分钟就有1个人因为心脏骤停突然倒地,很多人也因为在黄金时间内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救治而猝死。其实,我们只需要在黄金时间内利用“救命神器”AED就可以救活他们!
AED是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英文缩写,它可以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识别是否为可除颤心律。如为可除颤心律,AED可在极短时间内发放出大量电流经过心脏,以终止心脏所有不规则、不协调的电活动,使心脏电流重新自我正常化,被誉为心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心脏除颤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分析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AED等急救医疗设备的配置力度。2月9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的《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728号建议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公布了国家卫健委经商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在地铁车站等公共场所大量装备心脏骤停除颤器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答复》中,国家卫健委针对代表提出的“加强公共场所AED配置”“加强急救知识普及”“完善政策保障”等具体建议分别进行了答复。其中,关于加强公共场所AED配置,国家卫健委表示,我委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AED的管理应用,从多个层面推动AED普及使用。一是正在研究制定公共场所AED配置及管理的指南,从技术层面明确AED规划配置、安装要求,统一管理,统一培训,为各地科学规范铺设提供技术依据。二是2021年我委会同交通运输部、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广普及交通医疗急救箱伴行计划的指导意见》,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在全国交通运输客运场站普及配备医疗急救箱,分阶段在具备条件的省际港口客运站,试点配备布设医务室或红十字救护站、AED等医疗急救设备。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为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要求,规范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卫健委制定指南,同时各地方相继出台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的文件,国内AED市场迎来重大契机!
未来市场前景如何?2022年该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心脏除颤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相关推荐
2022-2027年中国心血管系统药物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