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血液制品出现短缺,对国内血液制品企业而言,若能利用疫情防控优势扩大销售将是企业发展的一次机遇。
血液制品市场需求
采浆始终是血液制品企业的核心,2011年以来,我国采浆量迅速提升。2011年全国采浆量约为3856吨,2019年全国采浆量增长至约9200吨,期间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近年来首次出现采浆量负增长。
据华兰生物统计:2020年我国实际血浆需求保守估计超14000吨,而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实际开采仅有8300吨,采浆量同比下滑9.78%。随着全国疫情逐步被控制,预计2021年采浆量将基本恢复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达到9500吨左右。
在疫情前,血液制品批签发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并且每年维持10-15%的增长速度。血液制品需求量逐渐扩大,而国产血液制品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国内每年超过一半的人血白蛋白来自于海外进口,这使得2012年以后,进口人血白蛋白长期占据我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血液制品价格走势
国内人血白蛋白价格持续攀升,推动相关企业业绩增长。国内血液制品长期供不应求,批签发量年平均增长率达15%左右。受疫情影响,全球采浆量的下降,对各国的血液制品供应均产生了冲击。国内血液制品的进口,经历8-9个月的传导周期后,已从供给端逐步影响价格,预计相对高位的价格将持续至2023年前后。
根据各省零售、医院、集采等价格的统计得知:人血白蛋白价格已从2018年 的416.35元/10g增长至2021年的476.18元/10g,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4.8%。血液制品提价对冲了一部分因血液制品批签发下降导致的业绩滑坡,改善了相关企业的盈利状况。
未来血液制品价格仍旧取决于供需关系。美国目前仍未恢复疫情前的采浆水平,进口白蛋白的供需缺口持续,未来价格将有可能继续维持高位。根据对于各省医药、药店、集采价格的统计,预计2021年人血白蛋白的价格将在440元/10g左右,高于2017年的412元/10g。通常血液制品业务的毛利率与净利润率与公司所能生产的血液制品品种数量相关,掌握品种越多,利润率越高。目前,国内血液制品厂商长期毛利率与净利润率分别维持在50%左右和20-35%之间。
对于血液制品企业而言,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血液制品价格的提升有望改善国内血液制品行业的利润情况。且此趋势仍然随着美国采浆不达预期而延续,即使美国预计2022年二季度恢复采浆,传导至中国市场仍需要接近1年,因此预计2022年整年人血白蛋白价格仍将维持相对高位,同时国内厂商将有望继续享受进口产品缺席带来的替代红利,实现量价齐升。
血液制品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现阶段,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壁垒高,参与者有限,同时并购进程已接近尾声,市场集中度较高。此外,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分配较为均衡,市场竞争激烈。未来随着技术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预计头部企业的优势将逐渐显现,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全球血制品总市场逐年上升,但增速不及中国。国外血制品市场行业集中度高。全球采浆量以美国为主,中国采浆量增长空间巨大。全球血制品品种结构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为主。由于具备垄断的前提,未来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整合并购的案例将会越来越多。
基于海外市场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我国新批浆站对集团企业的倾斜,未来我国血液制品企业将不断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将逐渐提高,研发能力强、品种丰富、血浆综合利用率高的集团企业具备优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品临床适用症状的增加、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国内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新版医保目录中血液制品报销范围逆势大增,可以预计其未来临床需求只增不减。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将会持续走高,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800亿元,达到822亿元。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战略将聚焦于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增加产品品类上,同时血液制品行业的国际化整合将成为大势所趋。
2022年该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6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