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16.2GWh
2月16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2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29.7GWh,同比上升146.2%,环比下降6.2%。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0.8GWh,占总产量36.5%,同比上升57.9%,环比下降5.4%;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8.8GWh,占总产量63.3%,同比上升261.8%,环比下降6.3%。
装车量方面,2022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16.2GWh,同比上升86.9%,环比下降38.3%,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7.3GWh和8.9GWh,同比分别上升35.2%和172.7%,环比分别下降34.0%和41.0%。
2022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3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分别为12.7GWh、14.1GWh和15.3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8.6%、87.1%和94.8%。
动力电池行业市场分析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使用量296.8GWh,相比2020年的146.8GWh翻了一倍。
全球前十供应商按供货量(GWh)排序,仍然是宁德时代(96.7)、LG新能源(60.2)、松下(36.1)、弗迪电池(即比亚迪电池26.3)、SKI(16.7)、三星SDI(13.2)、中创新航(即中航锂电7.9)、国轩高科(6.4)、远景动力(4.2)、蜂巢能源(3.1)。十大供应商合计市场占有率91.2%,市场集中度非常高。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使用规模持续增加,拉动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攀升,在以锂系动力电池为主的配套格局下,有色金属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规模也随之上升。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使用规模持续增加,拉动动力电池装机量不断攀升,在以锂系动力电池为主的配套格局下,有色金属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规模也随之上升。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心脏”,占整车成本的30%-40%,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安全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动力电池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几乎全部配套使用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构成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几类关键材料中,大量使用磷酸铁锂、镍钴锰酸锂等含镍、钴、锰、锂等金属的化合物,此原材料生产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动力电池的配套能力。
目前,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部分高端动力电池产品与国外领先产品差距不大。但总体来看,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尚未发生革命性突破、成本仍然偏高,在产业结构、制造工艺、技术研发、国际化发展、回收利用、资源布局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凸显。
三元材料成为动力电池发展主流路线之一
由于三元锂离子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长寿命、可低放电等优势,三元材料已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技术发展主流路线之一。
2016年至2020年,中国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迅速攀升,2020年出货量达到33万吨,复均增长率达到50.2%。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三元锂离子电池朝高镍化方向发展,三元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上不断提升,满足消费电池对于高电池容量的要求。同时,相较于钴酸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离子电池成本低、循环性能好、电池寿命长。在消费电池利润率受限以及全球钴价维持高位的情况下,三元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提升,从而带动三元前驱体的需求上升。
想要了解更多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