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退役规模大吗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2
动力电池的退役高峰即将来临。我国新能源汽车自2015年起迅速放量。新能源汽车产销高增带动动力电池装车量走高,动力电池将在未来面临较大退役规模。2021年为动力电池退役初期,未来动力电池退役量规模将持续放量。
据工信部网站最新消息,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印发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加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自动化拆解、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
假设我国动力电池的退役年限均为5年,则2021年的动力电池退役水平预期将为25.2万吨,到2030年,我国的动力电池退役水平预期将为237.3万吨,9年间CAGR约为28.3%。
据中研普华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分析
电池回收再生作为电池后周期行业,将显著显著受益于客观的累计装机规模与未来持续装机高增,电池回收行业维持长周期高景气。2021年电池处置量中,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厂废料占比分别为37%、43%、1%、19%,消费电池仍为退役主力。
目前我国有约1.6万余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截至目前,我国今年新增超8600余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957%。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动力电池占比逐步提升,2030年动力电池占比预计将达到61%,2035年动力电池占比预计将达到70%。
未来几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且动力电池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量远大于3C数码电池,人造石墨的应用比例会越来越高。受广大应用前景吸引,多家负极材料企业加大产能扩产,且有一批新进入企业进入。负极材料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低端重复产能将被淘汰,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客户渠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高。预计到2025年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46.92万吨。
一方面是技术,电池拆解回收门槛高,是否环保、安全、效益高,都是考量的维度。另一方面是运营,从业企业要具备运营模式、资金基础、回收渠道,这决定了其能够拿到多少退役电池。电池回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拆解基地服务半径一般在500公里左右,产业发展尚处在“做大蛋糕”而非“分抢蛋糕”的阶段,需要上下游合作共享、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回收体系的资源。
2022年该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