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今年将全面建成空间站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时透露,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年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140余个航天器。其中,建造空间站是全年宇航任务的重中之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副部长马涛表示,2022年该集团将完成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六次重大任务,全面建成空间站,推动中国航天发展进入新高度。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表示,今年,空间站将首次同时停靠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艘神舟载人飞船,实现6名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并首次实现6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密度大,且任务间相互关联,对接分离动作将达到十余次,同时将实施舱段转位、大小臂组合工作、货物出舱等新任务,对空间站组合体的状态管控异常复杂。空间站建造完成后,将持续开展航天员驻留和多领域空间科学技术试验。
航空材料行业前景广阔
航空材料是制造航空器、航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所用各类材料的总称。航空材料是研制生产航空产品的物质保障,也是使航空产品达到人们期望的性能、使用寿命与可靠性的技术基础。由于航空材料的基础地位,以及其对航空产品贡献率的不断提高,航空材料与航空发动机、信息技术成为并列的三大航空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对航空产品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六项技术之一。美国空军在《2025年航空技术发展预测报告》中指出,在全部43项航空技术中,航空材料重要性位居第2。此外,航空先进材料技术还被列为美国国防四大科技(分别为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经济可承受性技术)优选项目之一,是其他三项技术的物质基础及重要组成部分。
钛材、新型合金、高温合金和3D打印率先受益。在大飞机首飞和军机换代窗口期,已经部分进入国产军机/大飞机供应链认证的上市公司有望实现业绩反转,打开成长空间。其中,拥有产能和铸造工艺优势的钛材、依托3D打印技术实现传统铸造替代的航空零部件制造、以及航空发动机叶片和发动机维保领域有望率先受益。
近几年是全球商业和军用航空市场利益大丰收的时期,几乎所有的航空领域都会获得增长。在全球航空业务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航空领域对复合材料的需求将增加,全球航空复合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尽管复合材料已成为未来航空材料的主流,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经过长期考验的、不断改进的传统金属材料仍是首选。而在传统金属材料中,铝、钛、钢及高温合金等材料仍占主导地位。在飞机的重量百分比中,铝仍占20%-60%,钛占10%-40%;在先进飞行器中,钢是不可缺少的材料;而高温合金仍是航空动力装置的主流材料。因此,全球航空复合材料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必须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坚决走军民融合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在发展格局上,必须以航空材料发展为核心,同时向上、下游的应用拓展。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全球民用航空产业受到重大冲击。但是疫情的冲击 是暂时的,就远期发展来看,商用航空制造的前途仍然光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交通运输业首当其冲。民航运营公司收入大幅减少,资金流紧张, 进而影响到飞机的新增订单和交付进度。空客公司和波音公司也先后因疫情临时关闭了旗下部分航空制造厂,商用航空制造产业也受到直接冲击。
想要了解更多航空材料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