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电子化学品指为微电子、光电子湿法工艺(主要包括湿法刻蚀、湿法清洗)制程中使用的各种电子化工材料,是集成电路工艺制程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从高纯化学试剂产品领域发展起来的。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公布《2021-2025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预测报告》显示
湿电子化学品是电子信息产品领域中,特别是平板显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C)、硅晶太阳能电池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是重要的电子信息材料。
湿电子化学品处在一般工业原料和特殊应用化工材料之间,作为常规生产线之外的必需辅助材料,俗称“工业味精”,应用在平板显示、半导体以及光伏太阳能的加工过程中。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下游以显示面板需求量达到24.13万吨(占比29.1%),半导体及其他需求量为19.54万吨(占比23.6%),太阳能电池需求量39.2万吨(占比47.3%)。
其中在半导体加工领域,需求量较大的湿电子化学品主要是:硫酸(占32.8%)、双氧水(占28.1%)、氨水(占8.3%)、显影液(占6.0%)、氢氟酸(占5.9%)。前四种湿电子化学品品种主要应用于晶圆的湿清洗。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为52.96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平板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是湿电子化学品的三大应用市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小幅下降至50.84亿美元。
从供应角度看,全球供应地区仍以产业早期转移源头地区为主,包括欧美地区、日本、韩国和中国,2020年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8%。主要企业包括德国巴斯夫、美国亚什兰化学、Arch化学,日本关东化学、三菱化学、京都化工、住友化学、和光纯药工业,中国台湾鑫林科技,韩国东友精细化工等。
目前国内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约有40余家,产品达到国际标准,且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有30多家。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也不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产量达到了54.68万吨,国内需求量82.87万吨。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2020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受益于全球半导体和面板显示制造环节产业链转移,中国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增速,预计2027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湿电子化学品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湿电子化学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预测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