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市场分析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普遍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三者每年市场额近20亿美元。其中维生素E最大,超过了50亿美元;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各为5亿美元。其余较小的维生素市场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D3和维生素H,每个品种都有0.5亿-1.5亿美元的市值。在各种用途中,维生素作为动物饲料的市场正在以-3%的速度增长,在药用和食用领域都以4%-5%的速度增长。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6年中国维生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分析
目前,国内维生素概念相关的上市企业包括新和成、浙江医药、金达威、花园生物、兄弟科技、东北制药、广济药业、华北制药以及亿帆医药等十余家药企。
市场上维生素供货紧缺,行业集中度较高,全球VA仅帝斯曼、巴斯夫、安迪苏、新和成、金达威、浙江医药等6家生产企业,且维A起涨之前价格处于底部,行业内企业基本处于不盈利状态,寡头提价意愿强烈。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维生素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相对较低,这使得我国维生素生产企业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并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维生素整体消费水平较低,人均消费量明显不及美国、法国、日本等维生素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我国人均维生素消费量仍有很大上升空间。
维生素产业链分析
维生素行业上游是石油化工行业以及玉米、大豆供应商,对于大宗生产原料供应商,维生素行业对其议价能力弱。维生素的下游需求主要为饲料,饲料约占维生素需求的70%,而维生素只占到饲料成本的2-3%,因此维生素对下游的议价能力强,并且饲料用量对维生素用量的影响较大。维生素A最重要的用途也是饲料用,占总量的85%,而在医药化妆品、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应用只占15%左右。
下游饲料行业技术门槛不高,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尽管行业中参与者数量逐年减少,但依旧众多。饲料作为畜禽养殖的上游环节,畜禽养殖的景气程度直接影响公司业绩,由于猪料占比最大,生猪养殖的变动影响具备一定代表性。由于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很小,在饲料成本中占比约为2%,因此饲料行业对维生素价格敏感度较低,下游需求具有一定刚性。
维生素行业壁垒分析
1、技术和资质壁垒
维生素生产涉及复杂的工艺,其工艺原由国际维生素巨头所垄断。维生素生产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有较强的整体技术实力,其中产品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水平都非常重要。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较强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较高生产工艺水平的企业才能获得市场领先优势,这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另外,在国内外的维生素产品销售都有相关认证资质的要求。因此,短时间内新进入的企业难以复制现有维生素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以及取得相关的认证资质,进入该行业的壁垒较高。
2、资金壁垒
维生素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在三方面有较大资金投入:一是维生素的生产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维生素产品的生产设备多为专用设备,一旦投入,退出成本较高;二是维生素生产企业的研发投入较高,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需要不断进行研发投入来提升生产工艺及技术;三是维生素生产企业的环保和安全投入较大,随着我国对环保和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提高,维生素生产企业为了持续经营,在该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因此,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将较难进入维生素行业。
3、品牌壁垒
维生素的下游企业非常关注维生素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能力、供应能力及商业信誉等。下游企业会选择行业中具有品牌知名度的优势企业进行合作,并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下游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也要求维生素生产企业保持产品品质的持续稳定,并且具有持续、稳定的供货能力。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形成品牌影响力,成为其进入该行业的障碍。
想要了解更多维生素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6年中国维生素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