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无人机市场现状
目前,植保无人机已经在全国各地的农田管理领域火了起来。根据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显示,遥控飞行器植保机自2月份起,连续五个月处于景气区间,市场“高烧不退”。国内植保无人机行业头部企业极飞科技此前在其发布的《2020年市场极飞科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0》中表示,通过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极飞科技的无人化、智能化产品和技术在全国/全球的投入使用,累计为农户减少粮食损失约821万吨,大概相当于1642万人一年的粮食;减少农药使用超过4.5万吨,节水1500余万吨,降低了农业碳排放76万吨,相当于种下1032万棵树。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5年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预计已达11万台,作业面积突破100000万亩。随着作业面积突破100000万亩。与此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也受到资本的久违关注。2019年,我国农林植保、巡检、地理测绘、安防监控、消防救灾、快递物流领域市场应用规模分别为46.6亿元、28.48亿元、34.31亿元、10.91亿元、6.04亿元、0.01亿元。其中,农林植保应用规模较大,2020年进一步升至约67.90亿元。
我国农林植保型无人机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05年我国才开始自行研制农林植保无人机,并于2010年首次投入使用。直到2013年5月份,在国家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务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航空建设,农林植保型无人机才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农林植保领域的无人机市场基本被大疆公司占据,市占率在9成左右。
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需求大也带动了产业升级,行业前景光明。特别是2021年,国家把植保无人飞机正式纳入中央财政购置补贴范围,列入了《2021-2023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农业植保无人机把植保无人飞机推上了发展快车道。
5G赋能植保无人机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机应用5G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植保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不但助力改变了传统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局面,也用远程操作喷洒农药等方式部分替代了对身体可能造成危害的传统劳动作业。
在4G时代,有限的带宽极大的限制了植保无人机上摄像头的作用,这就导致后台观察到的作业视频不但被严重压缩、视频不清晰,还不能保证数据的稳定、实时上传,经常被迫中断卡顿。同时,较高的时延往往也无法实现植保无人机对于位置精度的严格要求,从而很难完成远程作业。另外,由于4G基站数量较少,植保无人机又往往工作于人员稀少的田间,这就导致在一些地方的网络信号极其不稳定,容易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
而在5G时代,通过将无人机和服务器无缝连接,可将实时数据传送给服务器,依靠服务器强大的运算能力进行分析,并在最短时间内将解析后的数据回传给无人机,从而加快对特殊地块、特种作物的作业时效。
想要了解更多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5年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载人无人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