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曾经头顶“中原医疗第一股”的河南鹤壁京立医院被拍卖。京立医院曾是鹤壁市“十五”计划重点工程的明星项目,也是河南省最早进入资本市场的民营医院。2020年,鹤壁市领导还曾亲自见证京立医院的一项合作计划。
诸多光环加持,依旧没能挽救这家民营医院。从“万众瞩目”到“跌落神坛”,京立医院正是国内民营医院坎坷求生的一个缩影。
民营医院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民营医院已经在中国医疗行业中出现。但中国民营医院真正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01年以后。由于中国对医院实行国有管理,公立医院由当地卫生部门直接管理,而民营医院的建立必须经当地卫生部门批准。虽然政策没有限制民营医院的建立,但卫生部门出于对公立医院的保护,在审批时对民营医院卡得很严,民营医院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得到发展。
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运营高水平全科诊所,建立专业协作团队为居民提供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签约服务;同时,还将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在眼科、骨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等专科以及中医、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
加强细分领域的社会办医力度,能加速减缓我国医疗资源紧缺的现状,以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就医需求,促使社会办医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政策鼓励的背景下,不仅业界几大万床户在加速非公医疗机构的规模化扩张,其他主营业务非医疗健康领域的新进入者,也在摩拳擦掌地争相涌入社会办医的浪潮之中。
民营医院发展问题分析
目前民营医疗是我国医疗机构体系的补充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以及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较低、服务方式较灵活等优势,使得民营医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无独有偶,2021年12月10日,浙江杭州富阳区卫健局督查民营医疗机构125家,整改问题76个,责令整改31家,停业整顿9家,自行停业18家。
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政府网站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医院总计3.6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民营医院2.4万。与2020年3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76个,民营医院增加了1246个。
早在15年前,我国便开展过“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期3年,当时主要针对的是公立医院。
如何像管公立医院一样管好民营医院?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肖正权表示,能否认真落实好通知精神,将活动落到实地、引向深入,是民营医院前进还是倒退、生存还是淘汰的分水岭。
有些民营医院病在重营销,轻医疗,诊疗人数少,骗保问题亦饱受非议。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0-2025年中国民营医院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