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如何
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3.4GW,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在“十四五”期间将延续“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特点,即“亚洲持续高速增长,欧洲间歇稳定增长”,这与两个区域中各国的政策导向、市场容量及开发计划有直接关系。
最大的贡献毫无疑问来自中国大陆,占四分之三强,约10.8GW!统计显示,全球海上风电当前的主要引擎仍然为欧洲和东亚地区,排名第二的荷兰新增装机容量为1.13GW,第三的越南为729MW,第四是丹麦604MW,多年占据全球和欧洲新增头把交椅的英国今年新增装机出现断崖式下跌。
就欧洲区域而言,英国本身可开发海上风电的海域十分辽阔,在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在可预见的未来10到15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作为海上风电最早发展的地区,欧洲仍是全球风能资源利用最为充分的地区,在风电产业的技术研发、应用以及装备制造方面一直保持领先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势力当属美国。美国2016年在罗德岛附近海域的Block Island建设了一座30MW的示范性项目,在多年之后的2020年又开发了CVOW示范性项目,且从2023年开始,美国开始迎来首座并网的大规模商业化海上风场。
反观亚洲,中国大陆在过去十年间海上风电装机增长迅速,尤其是受2021年底补贴到期的影响,过去一年中国大陆的装机呈井喷式增长,并在未来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受国内其它资源限制和低碳转型压力,中国台湾、越南、日本和韩国等亚洲邻居也从2021年或2022年开始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分析
从全球来看,中国海上风电起步不算很早,但现在已经展现出了非常良好的前景。中国海上风电在去年实现了规模上的超越。根据国家能源局去年12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为进一步开发海上风能潜力,我国多地近期陆续发布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消息。广东省能源局近期启动粤西、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前期工作;福建省漳州市提出50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大基地开发方案;山东省也将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级山东半岛海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风电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风机大型化趋势显著,进一步促使全行业单位成本下降;二是成本大幅下降。陆上风机的中标价格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已经具备较为可观的内部收益率。风电成本下降带动新增装机的积极性;三是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风电零部件产业链。
海上风电产业十四五如何发展
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在双碳政策的刺激下,还将迎来迅猛的海上风电发展。目前国内潜在改造风机规模约15~20GW,按照1:2比例扩容,预计改造新增装机容量约30~40GW。
海上风电投资规模大,经济带动效应明显。海上风电后期运维以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效应,将带动超过万亿级别的海洋产业集群发展。“十四五”时期从推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如何填补产业链中缺失的部分,优化产业链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加快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都还考验着政府、企业和产业链各方的智慧。
2022年该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海上风力发电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