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2年人代会召开时间定了
12月22日下午,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1月17日在合肥召开。
建议会议的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安徽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況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安徽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安徽省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2年省级预算;听取和审议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事项;通过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部分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其他。
安徽经济排名全国第几
截至2020年初安徽以15664亿排名全国第十二位。 在2020年的人均GDP为9189元,已经突破9000元大关。虽然是东强西弱的格局,但是同样处于东部的河北省,其人均GDP并不高,仅有7036元,就全国而言,仅高于贵州、广西、黑龙江和甘肃。
安徽,简称“皖”,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合肥。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有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
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自2009年以后,安徽经济发展逐渐迈开了步伐,时至今日,安徽省已经是我国经济排名第十的省份,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安徽省的经济排名上升了6个位次,在全国发展较快经济省份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版园区经济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2021年是安徽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的奠基之年。和奋进的安徽人一样,安徽经济如一艘巨型“航船”,也在劈波斩浪、笃定前行。这一年,安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让“船”上的所有江淮儿女感受到“前进的动力”和“稳稳的幸福”。12月11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安徽2021年度区域创新能力排名第8,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2021年,安徽省以强有力的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回暖向上的势头不断增强,展现出强大活力与韧性。今年1月至10月,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2%,占全省投资的61.5%;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占全省规上工业的58.2%;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925.3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全省税收的68.2%。
没有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安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没有民营经济开好局,就没有安徽经济开新局。“十四五”开局之年,安徽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体现为规模实力的壮大,更体现为结构调整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和发展活力的增强。
安徽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省份。12月初,国家发改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上海市3个区、江苏省3个市、浙江省2个市将结对帮扶我省的8市,其中,徐州和淮北成为帮扶合作的“结对子”城市。
目前,安徽的经济总量在中部六省中虽然不是最高的,但是4.22%的名义增速,却是中部六个省份中增速最快的。除此之外,安徽还被认为是中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省份,在未来的经济座次中,安徽省被看好能够超越湖南、湖北,甚至超过中部地区经济最高的省份河南。
未来行业投资机会在哪?如需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版园区经济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相关推荐
2022-2026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全景调研与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