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获卫星网络通信专利授权
天眼查显示,12月14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获得“基于卫星网络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专利授权。摘要显示,用户终端接收管理卫星发送的探测信号,并向其发送携带自身信息的呼吸信号。通过上述操作,管理卫星或者地面站可以统一调度服务卫星为用户终端服务。当服务卫星切换时,省略卫星间协商的步骤,节省信令开销,同时使得用户终端的卫星通信体验流畅。
“十四五”卫星通信发展前景趋势及项目规划分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 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强柱石。
提升IPv6端到端贯通能力。加快 IPv6 升级改造, 提升 IPv6 网络性能和服务水平。推动IPv6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融合发展,支持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政务等重点行业开展“IPv6+”创新技术试点以及规模应用,增强IPv6 网络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加快布局卫星通信。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积极参与卫星通信国际标准制定。鼓励卫星通信应用创新,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信息通信领域规模化应用,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应急、交通能源等领域推广应用。
加快卫星通信建设完善高中低轨卫星网络协调布局,实现5G地面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融合,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信息网络,开展卫星通信应用开发和试点示范。
随着北斗三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部署完毕,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迈入新的阶段,目前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分别是中国卫星和中国卫通,从业务布局地区来看,中国卫星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尤其是华北地区,2020年华北地区营业收入占比达93.16%。而中国卫通则是目前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业务布局范围更广,2020年境外营业收入占比达到26.25%。星应用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资金优势能够帮助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为我国民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规划指出固定通信卫星和移动通信卫星并重发展,强化地面系统建设,通过三步走方针,提出“十四五”卫星通信产业目标:新增建设22颗通信广播卫星,其中全新研制的通信卫星有5颗,包括L移动多媒体广播卫星、大容量宽带通信卫星、整星容量超过100Gbps的超大容量宽带通信卫星、高承载比宽带通信卫星、全球移动通信星座科研星等,带动我国卫星通信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想了解更多关于卫星通信设备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卫星通信设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