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担保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压力以及融资难等问题,国家在担保机构建立方面的推动力度逐渐加大,在此背景下各类资金看到契机,纷纷进入担保行业。担保行业涉及的业务领域较为广泛,为不同经济主体提供专业风险管理服务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在消费、投资、出口以及税收和财政等各个环节都能发挥其信用评级、信用增级以及信用放大的作用。
第一节 中国担保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担保行业发展主要进程
1993年,我国第一家专业信用担保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由国务院批准成立。截至目前,这仍是中国唯一一家经国务院批准主要从事信用担保业务、兼营投资等业务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1994年12月,深圳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原名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开辟地方政府设立贷款担保公司之先河。
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模式,设计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架构。在这个设计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操作主体是政府及政府下属的企事业单位,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编列的资金、土地使用权和其他经营性及非经营性国有不动产;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商业担保机构和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主要作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补充存在。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和资本规模均在不断增长,担保贷款数量迅速扩张。
二、中国担保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一,从信用担保的业务领域看,尽管担保品种不断增加,但贷款信用担保仍是主要担保品种。融资性担保几乎均为短期流动性贷款担保。
第二,商业性担保成为主流。尽管信用担保体系设计的初衷是提供不以营利为目标的政策性金融服务,但在发展过程中,财政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行业起步阶段相应运作和补偿机制并不完善。为弥补担保资金不足,各级政府开始引入民间资本,后期也有一些外资进入担保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商业性担保很快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对担保机构的调查表明,政府出资在中国担保机构出资总额中的比例占70%,民间投资占30%,基本上是“政府为主,民间为辅”。但到2004年底,民间出资的比例已经占到总数的50%。2012年,全国8590家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中,国有控股1907家,占比仅为22.2%。
第三,各级政府对信用担保机构给予了大量支持。在中央出台各项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安排专项资金,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给予风险补偿,支持担保机构稳健经营。这些优惠政策经过不断延续和拓展,目前已经形成从业务补助、增量业务奖励、资本投入、代偿损失补偿等多个方面为担保机构提供支撑的政策体系。
三、中国担保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担保的实质是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担保行业最开始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降低银行风险。如今担保行业呈现性质多样化,满足政策性目的体现政策导向的“非盈利性质”的担保机构、盈利性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机构呈现并存的局面。
担保公司获利方式主要是通过以担保业务、投资担保业务为基本的收入来源,以担保配套服务和财务顾问业务为短期利润的补充,通过开展资产管理和投资担保业务培育长期利润增长点。
第二节 中国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一、业务能力"专而精"
除了国有政策性担保等资本实力较强的大公司外,担保行业发展现状认为,一些专注某区域或细分行业的中小型担保机构抗风险能力也较强,并且“专而精”也应成为担保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业务种类多元化
担保行业发展现状指出,由于融资性担保业务对于银行授信过度倚赖,所以银担合作的收缩导致不少担保机构受到重创。因此,近年来不少融资性担保机构开始调整业务结构,逐步降低贷款担保业务的占比,推进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三、政策性担保机构主导
尽管担保行业的发展持续低迷,但从银监会公布的担保行业发展现状数据来看,近几年国内担保行业的整体在保余额和新增担保规模仍在稳步上升。其中,主要的增长都是来自国有政策性担保机构。
担保机构担保债券发行出现强劲增长,进入债券市场的担保机构主体增多,多家担保机构评级上调。据担保行业发展现状了解,中合担保上半年共担保发行182亿公募债券,位居市场第一位,同时债券类业务的在保余额提升到市场第三位。中小企业债权融资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比如在企业快速成长阶段,其股权价值快速增值,如果债权融资可以实现,企业是不愿让渡股权的。然而,创新型企业一般由于轻资产等特点,抵押物缺乏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标准,从而造成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债权融资难度较大,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因此,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债权提供的融资担保未来或仍有增长空间。
第三节 中国担保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一、中国担保行业业务收入分析
近年来,融资担保行业聚焦小微、“三农”主业,为服务经济社会薄弱领域,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全行业持续减量增质、资本实力不断增强、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普惠业务显著增长、行业整体风险有所缓解、财务指标总体趋好。
截至2020年末,全国融资担保行业的机构总数为5459家。其中国有融资担保机构2710家;融资担保在保余额3.79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担保在保余额3.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7%。融资担保行业整体处在持续减量增质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融资担保行业如何加快转型发展,提升服务能力,业内正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二、中国担保行业业务增长分析
近两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影响,担保行业在保余额增速显著放缓。一般认为,担保业务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呈正相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担保规模扩张的快慢。
但2019年开始,担保业务存量上升速度开始回升。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三、中国担保行业资本和拨备分析
2017—2020年12月,金融担保机构金融产品担保余额呈持续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12月,金融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为7182.49亿元。
从金融担保机构代偿方面来看,由于金融担保机构披露程度不同,因此仅可获取表1中金融担保机构应收代偿款规模数据,受之前年度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的释放以及担保机构业务结构的调整,整体行业代偿规模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6月末,应收代偿款规模增长的金融担保机构共5家,其中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增速较快,2020年6月末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1.31%、11.56%和19.81%。
从代偿规模来看,代偿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分别为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应收代偿款分别为12.73亿元和12.99亿元,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属性偏政策性,扶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代偿规模偏高;
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代偿偏高主要系产业债担保客户代偿规模增加所致。未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金融担保机构代偿压力仍较大。
四、中国担保行业在保余额分析
1、融资性担保余额分析
截至2019年末,融资性担保机构资产总额为1.8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11%,资产总而进一步增加。2020年融资担保公司资产余额小幅增长。
图表:2017-2020年中国融资性担保机构资产总额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
2、债券担保余额分析
2019年由担保机构担保的债券在保余额为6945亿元;承担债券担保责任的担保机构数量分别为69家和51家,2020年随着担保机构间信用水平的分化,从事债券担保业务的机构数量有所下降。
截至2019年末,融资性担保机构资产总额为1.8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11%,资产总而进一步增加。2020年融资担保公司资产余额小幅增长。2019年由担保机构担保的债券在保余额为6945亿元;承担债券担保责任的担保机构数量分别为69家和51家,2020年随着担保机构间信用水平的分化,从事债券担保业务的机构数量有所下降。
2021年,总体来看,按剩余担保额排名的前十大融资担保公司的剩余担保额合计占总余额的比重为69.1%。具体来看,余额最大的是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占比11.1%;其次分别是占比10.3%的重庆兴农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占比8.3%的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占比8.2%的重庆三峡融资担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国担保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