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3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业运营
据银保监会网站12月10日消息,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已有3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业运营,通过发行保险资管产品、受托管理等方式管理资产总规模约18.72万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保险资金的核心管理人,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保险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近几年银保监会发布多项监管政策及指导意见,在鼓励和规范保险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同时对行业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0-2020年,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速方面,2011-2016年我国保险保费收入增长率呈现爬坡态势,2016年后连续两年下降,但2019年出现回升趋势。2020年,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45257亿元,同比增长6.1%。
近日,银保监会公布了2021年前9月保险业经营情况,1-9月份,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36514.29亿元,同比下滑1.2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为8781.7亿元,同比下滑4.78%;人身险保费收入为27732.6亿元,同比下滑0.13%。
从保险公司的经营数据看,前9月,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6032亿元,同比下降1.39%;财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为10482亿元,同比下降1.04%。
总体来看,9月保费降幅收窄但负债端压力仍存,不过,随着四季度各家险企将冲击年度目标,备战2022年“开门红”,保费增速或将回暖。
细分市场来看,人身险方面,保费压力持续。当前,人身险行业改革已进入深度调整期,一些不合规的现象逐步得到缓解,但是深层供需不匹配等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一方面,随着老龄化加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近两年客户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医疗、养老、长期年金型产品攀上新一轮发展高峰。然而,市场供给与客户需求并不完全匹配,导致健康险等险种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在向高质量转型的过程中,代理人转型速度也没有匹配消费者的需要,特别是行业大规模进行代理人队伍清虚工作,导致原先增员即获客的快销模式瓦解,再加上监管部门对不符合监管规范的销售行为和组织行为严格监管,代理人渠道转型的压力一时难以化解。
不过,还应该看到,今年以来,头部保险公司逐渐放弃人海战术,格外重视代理人队伍的提质增效,虽然人力规模进一步压缩,但保险公司大力推动保险代理人向职业化、专业化、精英化转型升级。例如,太平人寿推出“犇计划”人才招募企划案,对《个险寿险业务人员基本管理办法》进行全新升级,对绩优新人加大扶持力度;太保寿险推出“CA企业家计划”来激活代理人队伍,太保寿险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强调,未来6个月至12个月的核心指标不是人头,而是人力,主要看活动人力、绩优人力这两个核心指标。
想要了解更多保险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版保险行业兼并重组机会研究及决策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