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市场规模如何
中国临空经济目前出现多种发展模式,其中物流带动、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模式发展亮眼。园区为内引外联、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实现临空经济区内产业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助力临空经济建设。当前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航空带动模式、物流带动模式、产业链推动模式、产业集群模式与园区发展模式等。
临空经济区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形成的特殊经济区域,是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重要载体。临空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航空依赖度以及强外向型的特点,是中国新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性产业选择。
中国的临空经济区已从产业集聚区向空港城市演进,未来中国要建造的,是以机场为核心的空港城市。空港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出现在各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中,空港经济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空港经济区正向“空港城市”加速演进。从产业聚集区向空港城市演进的趋势日益明显。空港经济区正成为新经济聚集地。许多地区将空港与自贸区、保税区等功能充分融合,推动智慧物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金融等新经济蓬勃发展,空港区域逐渐成为所在城市的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基地。
临空经济行业前景分析
截至2020年底,全国超过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明确提出空港经济区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已经明确规划并进行建设的空港经济区有89个,60%的机场都配置了临空经济区,东部、中部、西部均有所发展,也充分体现了空港作为不依赖沿海、沿江等区位优势发展的新型港口,将成为内陆地区“弯道超车”的重要功能依托。
临空经济对东部区域金融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区域,东部区域的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起降架次均对其金融业产值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区域的旅客吞吐量、起降架次对其金融业产值的促进作用比较大,而货邮吞吐量的影响则不显著。临空经济对区域金融的空间效应还不是很明显。基于此,东部、中西部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推动临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实现两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全国超过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明确提出空港经济区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已经明确规划并进行建设的空港经济区有67个。其中,全国客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32个机场均已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
截至2020年底,中国临空经济中民航已有国内航线4686 条、国际航线895条,和62个国家的153个城市实现了定期通航,临空经济中运输总周转量从2005年开始已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临空经济航空货运市场逐步由航空公司主导转变为物流集成商主导。传统的货机运作模式是货运航空公司在货源地附近机场开通航线,货运代理订舱报关,航班的执行由航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掌控。临空经济航空货运物流行业蓬勃发展,临空经济中工业制造业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尤为强烈。2020 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累计达300.1 万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269.9万亿元,占比达89.94%,绝对临空经济数量和占比远高于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
欲想知道临空经济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临空经济发展模式与空间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