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四五”期间新能源公交车辆比例将达到96%
记者从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获悉,根据《上海市道路运输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上海新能源公交车辆比例将达到96%,结合公交场站建设,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充电桩布局,充电桩配套率达100%,并将探索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试点示范。
规划明确,上海将进一步加大节能和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辆比例达到96%;开展公路货运车辆新能源探索试点,鼓励货运车辆使用LNG、电力、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并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开展示范应用;完善货运车辆营运额度和上海市区通行证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上海市区通行证仅对纯电动或燃料电池货运车辆发放。
此外,上海将加快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配套,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鼓励充电设施设备错峰开放共享;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提升高峰充电能力;加强对公共充电设施的后续运营管理,落实管理要求。
新能源公交车发展潜力分析
当前,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家正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进程,公交车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的先锋。
在位于中国西部的成都市,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成都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新增及更换公交车全部采用新能源车。目前,当地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已实现100%为新能源汽车,这一条例又从立法层面进行了明确。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截至今年9月上旬,这个集团共投用电动公交车3500辆;预计今年底,新能源车将达到4000辆。
去年10月,中国东北的吉林省白城市投入运营了15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这也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条氢燃料公交线路,目前已累计运输旅客90万人次。这些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由一汽解放商用车开发院自主研发设计,一汽解放长春智慧客车分公司完成制造生产。
2015年,中国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里,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达到20万辆”,但实际数量比原定目标多了一倍还多。这离不开近年来,中国对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政策助力”。
就在这一年,中国财政部、工信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文,规定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中的涨价补助数额与新能源公交车推广数量挂钩;2018年,中国交通运输部提出“到2020年底重点区域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些中国省份也发布了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举措。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这个市公交汽车、巡游出租车、党政机关公务车辆、中心城区载货汽车、邮政用车将全面使用新能源汽车。
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公交车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版新能源公交车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