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处置不当会对土壤、水域、大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0-2025年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从“十五”规划开始,我国开始加强重视“医疗废物处理”这一概念,在“十五”期间,要求新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并增强医疗废物安全处置能力;到“十一五”阶段,国家要求基本实现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在“十二五”阶段则是从安全处置转变至无害化处理处置并完善医疗废物处置的收费制度。在“十三五”和“十四五”阶段则强调处置能力要因地制宜,补齐处理处置劣势地区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因新冠疫情的出现,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的短板显现,国家要求“十四五”规划期间(到2022年六月底),各地的医疗废物收集运转处置体系需要处于较为完善的水平。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层面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发展目标主要锁定在各地根据各自需求及能力补齐医疗废物处理短板,规范分类、处置、转运等方面从而建立起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并建立起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
去年2月,中央明确提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此后,国家有关部委出台《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对各地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及收运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去年9月,新《固废法》实施,明确了地方政府、医废产生单位、医废处理单位三方在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责任。12月,生态环境部首次发布《医疗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医疗废物处理行业现状 医疗废物处理市场分析
2019年,全国持有医疗废物的许可证的设施的医疗废物处理量为118万吨,日均处理约3233吨。虽2015-2019年全国用于处置医疗废物的许可证数量增速有所下滑,但其2019年实际的处置量有所提高,一方面说明全国医疗废物产生量有所增长,另一方面则说明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至少在3233吨/天。2020年爆发新冠肺炎病毒后,我国各省市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暴增,医疗废弃物安全有效地处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同时也推动了医疗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发展。
通过企查查平台搜索“医疗废物”这个关键词,显示共有8771家医废处理相关业务企业,而且注册量保持年增长趋势,这凸显了医废处置产业的商业吸引力。
中国颁发的医疗废物许可证数量也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颁发407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用于处置医疗废物,其中,383份为单独处置医废设施许可证,另有24份为同时处置危险废物和医废设施许可证。中国医废处置收费标准管控也逐渐严格,近年来的收费标准大致落在2500元至4000元吨/之间。预计2022年我国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逼近85亿元,未来市场规模将会达到百亿级。
想要了解更多医疗废物处理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0-2025年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垃圾处理设备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