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不耐低温问题已得到解决
一直以来,锂电池不耐低温都是科学家们想要攻克一大难点。冬天耗电过快一直都是车主们不愿意购买电动车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日,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王朝阳表示,这个问题已得到解决。王朝阳团队已发明一种全气候电池,相关文章刊发在《自然》杂志上。他们在电池内部植入一片10微米厚度的镍箔作为发热体。利用电池自带的能量,再加上一个开关,就可随意调控电池的活性。即使是零下30摄氏度环境里冻透的电池,也只需30秒时间就能自加热到零度以上正常工作。这一技术已被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采用,成为驱动奥运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锂电池行业市场分析
随着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化采购和资源配置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锂电池产业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在全球锂电池产业的地位迅速提升。在动力锂电池方面,受益于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上下游行业配套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的动力锂电池企业在全球锂电池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增长迅速。
据测算,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量预计达到1187GWh。全球动力电池需求有望从2020年的146GWh增至2025年的933GWh,CAGR达到45%;2025年全球消费电池需求将达到152GWh,CAGR为10%,储能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02GWh,CAGR达到30%。预计2025年国内锂电正极材料市场有望达800亿元以上,CAGR达23%,其中三元正极市场达到560亿元以上,CAGR达30%。海外正极材料市场有望达1300亿元,全球正极材料需求市场2025年有望超2000亿元,其中全球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市场达1730亿元,CAGR达到38%。
据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到2030年,仅靠现有和在建的锂矿生产项目,全球将出现约50%的锂电池需求缺口。锂目前的最大应用场景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庞大的市场。
在国内政策、补贴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各行业对锂电池有巨大的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首次到达412移美元,2019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475亿美元。截止2020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出货量达到36.5万吨,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已显著增加。中国锂电池产业诞生出众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国内锂电池的发展晚于发达国家,但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锂电池走出了萌芽期,已经步入成长期。目前我国市场上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锂电池企业,这些企业不断开拓进取,在产品端开发出更加高性能的锂电池,在技术端加强与国外顶尖厂商的协同合作,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引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锂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工信部在2020年11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定调了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5项战略发展任务从技术、商业模式、竞争格局上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格局。
技术上:提高电池效率及再利用性,强调电池安全性,降低电池成本;
商业模式上:强调合作,共同创建新能源车生态系统,发展数据驱动的锂电智能化(如智能充电和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等);
竞争格局上:鼓励产业链上下游打通,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展全球布局。
想要了解更多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1-2026年中国锂离子电容器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