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完成《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
《共同分类目录》包括了中欧绿色与可持续金融目录所共同认可的、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经济活动清单,目前版本覆盖了包括能源、制造、建筑、交通、固废和林业六大领域的主要经济活动。《共同分类目录》融合了中欧各自目录的特点和优势,对推动中欧绿色投融资合作、引导跨境气候投融资活动、降低跨境交易的绿色认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市场主体可在自愿基础上采用《共同分类目录》在国际市场发行和交易绿色金融产品。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5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世界绿色金融的共同语言,推进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对于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完善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都意义重大。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应遵循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三项原则,通过标准体系建设,规范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绿色金融行业研究
绿色金融各项标准的不断出台与落地,将有效促进和规范我国绿色金融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将迎来标准的逐步统一。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七部委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这一顶层架构设计的指引下,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政策与制度创新不断发展,出台的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政策从“导向性”越来越走向“实质化”。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入绿色金融行业,预计2025年绿色金融企业达到10.8万家。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政策走向“实质化”等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加,但是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8.5%,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3.6万亿元。2021年以后,绿色金融市场需求规模增长率预计在10%以上,到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20万亿元,达到21.1万亿。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进一步拓宽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前景,此时需加快中国与国际市场绿色债券标准的对接,以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而绿色债券的第三方外部审查和认证在这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它向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对债券资质的信心和保证,便于国际投资者发现和投资中国发行人发行的优质绿色债券。因此,未来可考虑加快统一国际和国内的绿色债券界定标准、规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加强信息披露安排、培育专业的认证机构鼓励绿色认证、就绿色债券市场准入方案提供更清晰的政策指导等,通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加速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的建设。
江苏出台“绿色金融30条”
近日,江苏省政府就《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绿色金融发展情况。《意见》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江苏银保监局等13个部门单位共同起草,共10部分30条措施(简称“绿金30条”),旨在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和激励更多金融资源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想要了解更多绿色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5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推荐报告
2021-2026年中国金融BPO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