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穿戴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作为互联网和物联网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形式多样。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便携、智能的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穿戴设备是一种可穿戴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多以手表、手环、眼镜等形态呈现。用户佩戴后,可与其产生某种“交互”,执行某些计算,处理特定信息。在运动智能穿戴领域中,定位、导航、收发短信、运动记录是常用功能,医疗保健和户外运动健身是最常见的应用。
根据《全球可穿戴设备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3-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起步增速较快,近年有所下滑。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3.37亿部,较上年同比增长81.2%,可穿戴设备市场扩张迅速。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4.447亿,较2019年大涨32%。
从融资事件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成为全球可穿戴设备投融资主战场,2019-2020中国共发生28次可穿戴设备投融资,占比达75%。与此同时,美国发生4次,占比11%;印度发生3次,占比8%。
截止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已有6343万台。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614万台,同比增长33.7%。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新功能下放和消费分级的大趋势,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正在保持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逐年增长。
在“全民健身”的倡议下,国家对体育产业投入不断增加,消费者对运动、健康需求逐渐深入。伴随着体育健康用品、资讯及训练等消费市场精细化,智能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未来可期”。
数据显示,超八成中国网民看好其未来发展前景,未来随着5G商用时代的逐渐来临,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范围将持续扩大,深度渗透到各个领域。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连接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同时也为改善民生起到重要作用。
预计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5.78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2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19.68亿美元左右。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穿戴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智能穿戴行业发展前景战略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