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是一种实用的水资源开源增量技术,具有产水稳定、水质好等特点。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持续下降,目前淡化水已成为部分沿海国家和地区的主要水源。
海水淡化现状情况如何?从国际平均水平看,我国水资源较贫乏,时空分布不均,人均亩均较少,尤其是北方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缓解水资源危机,我国在大力节水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海水淡化作为稳定的水资源增量技术,已逐步成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缓解我国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问题,合理优化用水结构,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1-2026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分析
数据显示,世界上已建成和已签约建设的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厂,其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到日产淡水3600万吨。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的人口。海水淡化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解决缺水问题,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选择,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海水淡化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从政策规划来看,未来十年内行业市场容量有5 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前景较为乐观。海水淡化主要是为了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用水,有时食用盐也会作为副产品被生产出来。海水淡化在中东地区很流行,在某些岛屿和船只上也被使用。我国已建和即将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累计海水淡化能力约为60万吨/日。淡化海水成本已降到4-5元/吨,经济可行性已经大大提升,考虑到未来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以及策扶等因素,未来海水淡化产业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印发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吨/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20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海水淡化利用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政策机制更加完善。
我国水资源短缺,沿海城市缺水严重,针对水资源短缺,提高海水利用率提出了系列重要举措,海水淡化成为开源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海水脱盐生产淡水。近几年,海水淡化产业规模逐年增长。目前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一、 海水淡化技术起步晚,核心技术不足。相比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缺乏高效能自主海水淡化设备,制约了市场大规模科学可持续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 - 种新的能量回收技术被使用于工业领域,由于其高的能量回收率( >90%) ,目前在反渗透海水淡化能量回收的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由于正位移原理的高效率,世界上很多公司也都开发了相应的能量回收装置产品,主要产品开发国家有美国、德国和西班牙等。由但就其应用来说,美国的PX和DWEER等产品能量回收广泛,效能最优。我国缺乏核心高精尖海水淡化技术及设备,对于整个海水淡化市场发展起到关键制约作用。
二、 海水淡化研发投入不足,缺乏共享联动机制,人才网络薄弱,欠缺创新技术人才。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仅依靠国家投入重点攻关项目和政府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相对以上技术先进国家,国家投入研发资金较少较少,社会参与力量不够。
三、 海水淡化存在潜在的环境问题,在广泛应用会造成- -定的环境问题。目前,海水淡化技术淡水回收率较低,淡化过程会加入的化学成分,淡化结束后会产生腐蚀性物质,以及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可能对海洋和临海环境造成-定的影响。
四、海水淡化产业缺乏统一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海洋系统针对海水淡化职责不清晰。海洋系统部门]之间在海水淡化产业上缺乏有效衔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充分行使在海水淡化产业管理中的职责,未能充分提供服务。另外,由于体制和条块分割,主管部侏参与海水淡化产业的规划。
五、海水淡化水价缺乏合理的价格体系,海水淡化水在价格上处于劣势。目前海水淡化水价格高于日常用水,这根长期水价补贴有关,水价普遍偏低。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市场未建立起来良性水价机制,水价价格与价值不符。而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从-开始就完全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缺乏国家资金支持,价格不具优势。
未来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如何?想要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更多报告推荐
2021-2026年纳米银行业并购重组机会及投融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