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世界的法则里,有人追逐风口,有人深耕价值,而在八桂大地上,一个以“爱”为基石的商业样本正悄然生长,从一颗柑橘的甜蜜革命,到多元产业的温暖联动,他们用16年时间,证明商业不止一种温度。
本期节目,主持人将对话嘉宾,聊聊那些扎根土地的执着与温暖传递的回响。
在广西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有两位创业者用16年时光书写了一段关于“扎根”与“传递”的故事。他们便是广西爱国福太贸易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黄陆斌与吴利娜——从2009年河池学院里一间小小的超市起步,如今已搭建起覆盖民生服务与绿色产业的多元商业生态,而贯穿始终的,是那份从未褪色的“善意”与“温暖”。
回溯创业之初,2009年的河池学院校园里,黄陆斌与吴利娜的第一家超市悄然开业。他们用最朴素的“贴近需求”,为创业路埋下第一颗温暖的种子。谁也未曾想到,这颗种子会在16年间生根发芽,长成如今枝繁叶茂的商业版图——从服务校园的食堂与超市,延伸至点缀城市的珠宝零售、新能源充电站;从承载旅途温情的酒店运营、便捷民生的智慧停车场,到穿梭街巷的城市共享单车,再到扎根乡野的生态农场果园。
旁人眼中“跳跃式”的扩张,在黄陆斌与吴利娜看来,却是“围绕需求深耕”的必然结果。“很多人问我们如何跨越多行业,其实核心从来没变过——发现需求,创造价值,温暖传递。”黄陆斌在访谈中道出的这句话,正是爱国福太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份对“需求”与“价值”的坚守,源于两人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底色。作为抗战老兵的后代,黄陆斌身上流淌着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早已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他始终认为,商业不应只追求利润,更要肩负社会责任——这便是爱国福太“善意商业”理念的起点。而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吴利娜,自幼便懂得“善意是会流动的光”,她常说:“爱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行动。”两人理念相通,让爱国福太的每一项业务都形成了独特的“能量循环”。
如今,在广西福太北香果园,这份“能量循环”有了最生动的体现。这里是黄陆斌与吴利娜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核心阵地,也是他们践行“绿色”与“助农”的主战场。为了种出高标准、零污染的有机少糖桔,团队引入科学种植技术,反复调试培育方案,最终让果园出产的砂糖橘糖度稳定在18度以上,成为高端鲜果市场的“抢手货”。但对他们而言,“好果子”的意义不止于商业成功——通过搭建“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爱国福太帮助合作农户实现亩产增收,让果农的腰包鼓起来,让乡村的土地焕发生机。如今,这片果园不仅是优质水果的产地,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落地典范”。
在爱国福太的账本上,有一项特殊的记录——“善意投资”。这笔资金不用于扩张规模,不用于营销宣传,而是精准投向最需要的地方:农业技术研发,为智慧农业升级提供支撑;设立“风险共担基金”,在自然灾害来临时为合作农户兜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校园超市保留“助学岗位”,让贫困学生能通过勤工俭学减轻生活负担,在劳动中收获成长。这份坚持也获得了社会与政府的认可,爱国福太多次被评为“自治区万企帮万村先进企业”,成为“善意商业”的标杆。
十六载创业路,爱国福太的版图在扩大,但黄陆斌与吴利娜对“温暖”的追求从未改变。当被问及“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时,他们的答案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不是公司规模多大,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每一份温暖的传递、每一次帮助的落地、每一个微笑的回响。”这些细碎的瞬间,才是他们眼中创业最珍贵的回报。
面对未来,黄陆斌与吴利娜有着更清晰的规划:进一步开放爱国福太的商业模式,让“善意商业”的理念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企业参与到“服务民生、助力乡村”的队伍中来。“爱是一切的解答,善意商业具有强大生命力,我们要让商业的温暖真正流动起来!”
从河池学院的一间小超市,到带动一方发展的社会责任——黄陆斌与吴利娜用16年时光证明,商业可以有温度,创业可以有善意。在他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段成功的创业历程,更是一种关于“如何用商业力量让世界更美好”的思考与实践。而这份扎根土地的执着、这份温暖传递的回响,还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续写更多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