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仿佛就是一部奋斗史,移山、填海、登峰、造极。用手凿、用肩扛、用脚步丈量,先辈们成就了如今的楼宇如山,路桥如海。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生命的山河在继续建造着历史、文明和国度,创造着中国建造的神奇。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山东天佑隧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冯连银先生,一起了解大国重器背后的故事。
山东天佑隧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经过十余年发展,从初创阶段的技术积累到如今的智能化转型,企业始终专注于盾构刀具和盾尾刷的研发制造,企业定位是成为国产高端隧道掘进装备关键部件的领军企业,助力国家基建战略落地。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见证了盾构行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不断成长,让“山东天佑”的刀具从“可选项”变成国际工程的“必选项”。在讲好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故事的过程中,冯连银认为技术突破是“敲门砖”,用硬实力建立信任根基。必须带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底气,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行走的品牌名片”。同时全球化不是“把中国方案照搬海外”,而是“为当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单个品牌的影响力有限,要带动产业链共同出海才能形成持续声量。
在这十五年里,天佑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性——第一是“啃硬骨头”的攻坚劲儿,敢跟“不可能”较劲。刚创业时,进口盾构刀具在硬岩地层说一不二,国人想买把好刀不仅要付高价,还得看人家脸色。天佑的技术骨干在实验室熬到眼底出血丝,把铺盖卷搬进车间,就不相信自己做不出成功的刀具!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是天佑的根。第二是“把客户当家人”的实在劲儿,把工地的事当自己的事。“一根筋干到底”的执行力,定下的事砸锅卖铁也要成。第三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格局劲儿,不做独行侠,要当领头雁。做企业不能只盯着账本,得有“走出去更要带起来”的担当,这才是中国企业该有的样子。
对于企业的未来,冯连银表示会紧密围绕盾构刀具智能化、绿色化、定制化、全球化发展趋势,通过强大执行力保障实施,有望在全球市场持续突破,为世界隧道建设贡献更多优质产品与创新方案,推动行业进步。
当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所承载的工作,做到最好的时候,这个时代一定是最好的时代。而当我们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到极致时,这何尝不是最好时代的组成呢?择一事,终一生。匠心并非大师的殊荣,它是对每一个爱岗敬业的人们最朴实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