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下,乐器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得到诸多有利的发展机遇,有资料显示,中国共有30多家企业入选商务部等多部委认定的多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资料图片)
一、乐器定义
音乐界认为用于音乐的发声器具才是乐器。乐器学界则通常将许多非音乐领域中的发声器具,如古代战争中的鸣金击鼓、宗教祈祷诵经中敲打的法器、婚丧中的礼仪信号、商贩招揽的信号器等,也视为乐器,甚至将一些生产劳动用具和日常生活器皿,如:弓、锯、杵、缶、杯、碟、盅、碗等等,在进行演奏时,都冠以乐字,称其为乐弓、乐锯、乐杯、乐杵等。
二、乐器行业深度分析
回望十年,中国乐器制造企业全口径已达6000余家,乐器制造业年规模超过500亿元,琴行和社会培训机构达数十万家,音乐教育、文化演艺市场规模超千亿元,中国乐器制造和音乐教育市场发展更加灿烂辉煌。
迄今,我国主要乐器产品产量均超过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并超过美欧日三大经济体乐器制造总量。其中,钢琴40多万架,数码钢琴90多万架,古筝40多万架,提琴100多万把,西管乐器100多万支,吉他800多万把。
经过十年来的不懈拼搏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乐器制造大国、消费大国、出口大国,在全球乐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截至2022年,乐器行业累计申报中国轻工业科学技术奖57项;工信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申报的《升级和创新消费品》三批次共48项;珠江、吟飞、上民一3家企业设计中心被认定为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中心。十年间,共发布专利13290项,其中发明专利3654项,实用新型6678项,外观设计2958项。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乐器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目前,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已确认有钢琴调律师、提琴制作师、斫琴师等11个乐器职业,为广泛开展职业能力评价活动奠定基础。十年来,钢琴调律师、提琴制作工等项目考评鉴定人数共计9842人次,相较10年前,鉴定人数增幅为5888人。近年来,中国乐器协会持续培育行业科技之星和大国工匠,迄今全行业已拥有轻工大国工匠2名,行业工匠27名,行业科技之星127名。
在发展过程中,全行业积极培育乐器潜在市场,扩大乐器终端客户群,助力社会音乐教育事业规范发展。截至2022年10月,中国乐器协会社会音乐教师培训项目共计培训教师2900余人,持续举办5届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和7届中国“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其中,5届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汇聚650余位讲师加盟助阵,各种论坛、讲座、工作坊场次共计420余场,共有11000人次到会交流,线上观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但中国制造的的乐器依旧挣扎于低端市场,大部分企业来自默默无闻的县城和村庄,仅从事贴牌代加工。国外知名乐器品牌牢牢把持头部市场。譬如吉他,世界前五大产地是美国、日本、韩国、印尼。相比起来,中国乐器不仅需要产能,还需要品质。
三、乐器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这些年,乐器智能化趋势越发明显,科技手段频繁被引入乐器行业以降低初学者的门槛。上世纪80年代末,Fretlight Guitar就尝试在吉他琴颈上装LED灯,方便学习者识别和弦,后来又尝试让吉他和电脑相连。在智能手机普及后,gTar 的智能电吉他在2012年就尝试让吉他和手机App相连,把可视化的理念付诸产品之上。
面向未来,乐器制造业将呈现八个发展趋势:即稳规模、增效益是行业发展的主基调;数字经济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品质成就产品竞争力;家庭乐器拥有量出现重大突破;中高端品牌乐器优质优价成常态;新消费模式引领未来乐器市场;契合资本市场做大做优产业。
“十四五”时期,乐器行业坚持推动产业向结构化、品牌聚集、跨界融合方向发展。持续增强乐器科技创新能力,协同攻关,进一步加大音质音色、材料声学和产品美学的研发力度;加大提升标准化、系列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技术装备和产品更新换代,提升高精细化生产、绿色环保和个性化定制能力;增加品牌技术含量和文化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乐器产业发展新格局,挖掘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率。
乐器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乐器行业的市场规模、乐器市场供需求状况、乐器市场竞争状况和乐器主要企业经营情况、乐器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乐器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乐器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生产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乐器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乐器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