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目前总体数量不多,尚未实现规模化。以特斯拉为例,如其推出车身一体化压铸能够达到被大范围应用的技术标准,届时可以自主更换的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数量相应还会继续减少,同时对零件标准和制式的技术含量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相信随着从油车向电车产业进化的大变革,相关零配件产业的巨变已然不远,这也为中国汽配业发展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机遇。
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连续多年占据全球前列,中国车企的出口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其中以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最为强劲。欧美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两大增量市场,说明了中国汽车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广受认可。在规模庞大的本地及出口市场支撑下,中国汽车产业多年来一直被全球业界一致看好。
由于新能源车整体还未进入售后维修期,其售后需求尚未传导到服务链条的最终端。但嗅觉灵敏的资本和企业纷纷投身新能源汽车配件行业,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汽车配件市场变革。其中,对新能源电车电机、电池这两大零配件领域的投资显著增长。
【资料图】
2023年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投资项目
近期,江苏常州国家高新区举行了2023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
该项目落户于滨江经济开发区,总投资约100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0万套智慧动力总成、传动系统等核心零部件。2月15日,浙江金华金义新区的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该项目是金义新区引进的首个投资百亿级的高端制造业项目,也是浙江省12个重大产业项目之一,总投资达100亿元,计划于2024年实现投产。此外,贵州、山东、江苏等多地重大新项目也相继开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多个项目名列其间,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等领域。
行业变革就在眼前,汽车及零配件行业有望迎来科技含量更密集的大时代。在深圳特展期间举行的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提出了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变革趋势和一些可能性方向的建议。首先,动力电池、充电桩领域成为新能源汽配产业投资的亮点。其次,科技力量成为汽配产业变革引擎,汽车配件新技术科技含量加大,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零部件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以及整车及零部件轻量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清洁环保技术将成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最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企业要跟上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的脚步,积极跟进主机厂在海外布局的节奏。与此同时,目前中国新能源汽配仍存在部分高端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足、车企的品牌领导力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不高等问题。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至2022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且增势迅猛。当前,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领先全球,在多个细分领域加速追赶国际头部厂商,有望取得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
2023南阳新能源汽车领域报告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成为“风口”。2023年南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开展“三大改造”,着力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加快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支持淅减、飞龙、众德等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加快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中,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再次被提及。文件提出,抢抓新能源汽车“风口”机遇,支持淅减、飞龙、众德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产品从配套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变、从单一零部件向系统集成产品转变、从自动化生产向智能化生产转变。
燃油车开始退潮,新能源车发展非常迅速,从传统汽车配件转到新能源汽车配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在2008年的时候,公司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产品。今年预计新能源产品销售收入将会突破8亿元,占整个营收的25%。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对公司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转型升级成功。
飞龙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水泵检测实验室,重点研发电动水泵、涡轮增压器壳体、可变流量机油泵等新能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已获得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
“我们国际国内市场并重,去年公司出口产品实现的营收约49%,国内50%多,基本上各占半壁江山。”席国钦说,重视出口,不仅仅是让产品走出国门,更重要的是开阔视野,也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公司的后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产品销往一汽大众、通用五菱、长城汽车等四十余家企业,并出口美国、英国、巴西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美国通用、福特,德国道依茨、戴姆勒-奔驰,意大利菲亚特等国际知名车企的全球采购体系。
公司拥有自动化铸造、清理、加工、装配生产线50余条,与智能立体仓储物流中心、ERP项目融合发展,加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步伐,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工厂迈进,提升企业硬实力。
2023年公司确立了实现产销21亿元,税收超5000万元的目标。根据在手订单,一季度预计实现产值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
新能源汽车“出海”势头旺
2023年伊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就展现出旺盛势头,1月同比增长48.2%。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备、供应链稳定,随着多样化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今年“出海”进程将按下“快进键”。企业在深化布局的同时,也要注意市场风险,应当针对不同地区特点调整自身战略,巩固提升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
在领克汽车余姚工厂内,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机器设备忙碌作业,工人却寥寥。工厂冲压车间高级经理王建勇介绍,目前两道五序冲压生产线已经实现全自动化,最快两秒钟就能制成一个冲压件。
近年来,我国国产汽车行业迎来电动化、智能化大潮,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我国外贸“新三样”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教授杨轶清认为,近年来,国内车企在设计、制造、研发等关键环节持续投入,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出海”更有底气,发展新能源乘用车也逐渐成为实现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的重要突破口。
以广汽集团为例,其目前拥有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电池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以及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等行业先进电池技术。目前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已竣工投产,整体规划年产能已突破40万辆。
创新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携手攻坚。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安全带总成、气囊方向盘总成以及特殊座椅等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研发制造,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4%以上,产品与国外先进技术对标。“国内汽车零配件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与国产品牌主机厂的契合度也不断增强,体现出我国完备的产业链优势。”松原股份董事会秘书叶醒介绍说。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海外版图不断扩大的背后,除了技术上的创新,也有赖于政策和物流供应链等的支撑。
商务部此前表示,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建设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中资银行境外机构提供境外消费金融产品。研究拓宽出口运输渠道,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
多地也纷纷出台举措,护航产业发展。例如,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日前联合深圳银保监局等四部门印发《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广西不久前出台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提到,加快打造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等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推进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旺盛的出口需求,也考验着物流供应链的支撑能力。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运输船成交69艘,同比增长90%,新接订单占全球总量的88.7%。
《2023-202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