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免税市场崛起势不可挡!防疫逐渐精准化,疫情受控旅游复苏正当时。2022 年来,较高的新冠疫苗接种量将整体免疫提升至较高水平,叠加新冠变种病毒病死率下降,我国防疫政策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正逐渐精准化。2022 年 3 月卫健委发布试行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缩短隔离时间、降低出院标准;5 月文旅部发文收窄跨省游“熔断”范围至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县市;6 月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缩短密接、入境隔离时间至 7+3,随后工信部取消行程卡“星号”标记,避免层层加码影响出行。
(资料图)
疫情受控后方能凸显离岛免税潜力。新政实施以来,离岛免税渗透率于2021 年4月达到峰值的 14.91%,较新政实施前峰值提高 5.68 个百分点。离岛免税客单价从新政前峰值的 6123.57 元增长至最高 9348.28 元。从海南客流量来看,因为疫情转向海南释放的旅游需求较少,免税购物尚未成为游客选择海南旅游消费的核心因素。我们认为比起疫情限制从而吸引消费回流,离岛免税长期竞争力来源于海南旅游环境与自贸港建设带来的客流,对比香港等自贸港的客流量叠加免税渗透率乘数扩大及客单价提升,离岛免税潜力巨大。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免税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中国旅游零售市场重要性逐渐提升,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旅游零售市场达到 5991 亿元,而中国旅游零售市场约 910 亿元,其中,全球免税市场规模达3577亿元,中国免税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仅 14%。新冠疫情限制下的消费回流与离岛免税政策持续加码下,预计到 2026 年全球旅游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10848 亿元,而中国旅游零售市场规模达到 4509 亿元,其中全球免税市场规模 7437 亿元,中国免税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有望达到 44.8%,成为重要的旅游零售市场。
从免税的本质来看,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免税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消费。我们回溯免税的起源发现,各国免税业的兴起更多是为了留住游客消费而得到政府支持。当一国商品价格较低时,就会吸引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前往消费。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中国居民在境外消费结构中,购物占比约 40%,交通餐饮住宿约 39%,景区娱乐约占21%。若成功吸引游客前往,则购物税费收入的减少将获得交通住宿娱乐等其他60%消费增长的补偿。
但国际间免税竞争的结果是让利于民,各国政府共同采用免税政策,居民能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商品,但政府税收则相应降低。因此我们认为各国政府主要通过免税吸引游客前往购物从而产生旅游消费,但各国均采用免税政策以抵御他国免税政策对本国旅游经济影响而重新形成均势,因此外国政府会给予本国免税行业一定扶持但力度较弱,并试图通过特许经营费用等方式弥补税收的减少。
机场免税分流有限
从机场免税的消费场景来看,机场免税对离岛免税的分流有限。(1)机场免税高扣点低利润,折扣力度小于离岛免税店。机场免税店天然拥有庞大的客流,但机场盈利方式相对单一,特许经营费用较高。机场免税店特许经营费用往往采用保底+抽成双模式,按高者计算,疫情前上海机场特许经营费用抽成比例超40%。而离岛免税店仅需缴纳实际销售费用的 4%作为特许经营费用,导致市内免税店降价让利能力远强于机场免税店,价格竞争能力较强。
(2)机场免税店受限于空间,以香化品类为主,少量精品为辅,品牌种类SKU远不及市内的离岛免税店。中免集团三亚国际免税城一期建筑面积达7 万平方米,2022年9月即将投入运营的海口国际免税城预计建筑面积将达到 15 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以免税为核心,有税零售、餐饮、娱乐、休闲、酒店等其他业务协同发展的旅游零售综合体。
(3)现行的机场免税店以出境免税店为主,游客在机场免税店购物只能随身携带,能购买的免税品非常有限。而离岛免税新政放开购物额度,允许免税品邮寄后,离岛游客无需在机场提货,可以没有顾虑的在 10 万元离岛免税额度内消费并直接邮寄到家。机场免税所购买的商品在入境时超过单次 5000 元免税额度的部分需缴税,亦限制了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
综合来看,机场免税与离岛免税重叠的部分集中在香化品类的热门品牌商品,而消费场景的不同也明显弱化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预计出入境旅游限制放松后机场免税不会加剧离岛免税的竞争压力。
《2022-2026年中国免税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