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行业前景如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各地公共场所核酸点陆续消失,核酸检测成了一件不那么常见的事。
自2022年12月7日“新十条”之后,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不少检测机构躺着入账的日子已然过去,却至今还没拿到现金。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核酸检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核酸行业现状分析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核酸检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有效弥补了各地现有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为疫情防控贡献了精准检验的力量,功不可没。疫情当前,大考如镜。核酸检测是迅速发现传染源的关键手段。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新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播更快、潜伏期更短、隐匿性更强的特点,我们必须以快制快,及时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链,才能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不少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类公司看似赚得盆满钵满,但实际上拿到手里的现金没多少。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中国注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从2020年底的不足30款,到2022年11月底共计38款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东方证券有研报指出,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132亿元,同比增长9.1%。根据CBinsights 预测,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6亿元。
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持续调整优化,核酸检测的实际需求量正在萎缩。有媒体统计,截至2022年12月5日,全国至少已有48个城市除养老院、医院等特殊场所,其他公共场所均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另外,浙江省、江西省等地宣布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
然而,现在看来这类公司有大量的货款还没有收回来,动辄上亿的收入,暂时仍维持在“纸面富贵”的水平。比如,兰卫医学(301060.SZ)2022年上半年,应收账款达到2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了65.59%,而2021年底时这个比例仅为37.73%。
虽然公司的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大筛查核酸检测业务的回款期较长,到2022年三季度,这间公司的应收账款还在持续增加,超过23亿元。
2022年上半年,兰卫医学的营业收入是20.61亿元,也就是说,公司还没收到的账,与所获得的营业收入相比,占比超过90%。
类似的,2022年看起来靠着新冠检测业务收入颇丰的检测类公司,实则上半年应收账款的比重也不低。
比如利德曼(300289.SZ)控股子公司厦门国拓,自2021年第三季度起新增代理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业务,公司坦言,这项业务在公司整体的收入比例较高。
2022年上半年,利德曼的欠款方,前五名分别来自国药集团(广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安徽三锦天润科贸有限公司、莆田市第一医院、河南瑞景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其中国药方面欠款最多,占五分之一,而莆田市第一医院占全部应收账款的3.08%。
目前,核酸检测价格一路下滑,是部分买主觉得“亏了”不愿付款的主因。对于这种价格波动较大的产品,在没有明确合同约定的情况下,也不能适用交易习惯,属于《民法典》中的“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可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
“现在很多单位采购中,就明确约定了按照当地政府指导价结算。
近期,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连续开展多轮大规模区域核酸筛查,河南、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安徽合肥等地探索展开常态化核酸检测。在核酸检测时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采、送、检、报、核”等多个环节。既要做好物资、人员等方面的准备,提前规划好各项流程,做好各环节的衔接工作,在进行采样时,公众也需要按要求配合好相关工作,保持排队间隔、戴口罩、避免交谈等,以避免因组织管理不当而出现潜在传播风险。
在政策影响下,多地核酸检测点开始关闭。中新经纬12月10日在北京市东城区街头走访发现,以往随处可见的核酸检测点多已关闭,理由是“仓内消杀”“突发情况”“设备检修”等。、
核酸检测行业未来前景分析
随着常态化核酸检测戛然而止,各地纷纷宣布“非必要不核酸”,有投行人士分析认为,一些核酸检测公司将因为2022年的超负荷运转而将前两年赚的钱都赔回去。
前述投行人士分析,很多做核酸检测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企业门槛并不高,只要能拿到资质就能运营,但检测量难以突破,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来赚钱。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行业中大规模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企业,现在也面临应收账款增长过高,可能遭受大额计提减值的风险。以A股为例,几家第三方检测实验室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比例都出现超大幅度的增长。
目前,在疫情防控逐步放开后,新冠病毒的家庭自检持续火热。东亚前海证券预测称,抗原检测试剂储备需求加大了试剂需求的稳定性,2021年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为1.9亿人,按每周最低2次检测需求计算,则预计由此带来的1年市场空间超过350亿元。
事实上,在核酸检测退潮前,部分核酸检测企业已开始布局抗原检测领域。中新经纬粗略梳理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42个抗原检测试剂盒以及41个核酸检测试剂盒发现,背后有14家企业同时涉足核酸检测与抗原检测业务。这其中包括华大基因、热景生物、万泰生物、明德生物、达安基因等。
而此前三年,达安基因凭借售卖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丰厚的业绩回报,扭转了此前2017年至2019年的营收三连降。2020年,达安基因的利润总额达到29.03亿元,同比增长47877.92%,归母净利润为24.49亿元,同比增长2556.80%。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也面临转型。凯普生物在投资者问答表中表示,如短期内新冠核酸检测需求下降,则该部分带来的收入和利润将受到影响。但新冠疫情以来,分子诊断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凯普生物将持续围绕“核酸检测产品+医学检验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获得行业数据,并分析使用行业数据不仅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亦可优化整体决策。中研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对目前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势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和当前行业热点分析,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兴热点、市场空间、技术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欲获取更多行业分析及相关数据可以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核酸检测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