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未来海运市场投资潜力如何?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的30.1%由中国大陆的港口处理,居世界第一。往后的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依次为美国(6.8%)、新加坡(4.6%)、韩国(3.7%)、马来西亚(3.3%)、日本(2.6%)、阿联酋(2.2%)、印度(2.1%)、越南(2%)和西班牙(1.9%)。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世界航运中心正在逐步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中国海运行业已经进入世界海运竞争舞台的前列。
2022海运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之一。全球有19%的大宗海运货物运往中国,有20%的集装箱运输来自中国;而新增的大宗货物海洋运输之中,有60%至70%是运往中国的。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已居世界第一位;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前5大港口中,中国占了3 个。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海运行业经历了社会变革、体制改革、市场化探索、融入全球化等阶段并发展至今。2011年至今,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经历了多轮海运市场和海运规则后,我国通过提高运力、修建港口、科技赋能、资源整等方式成功打造出海运强国实力。在全球疫情爆发时,我国的海运发挥重要作用,地位凸显。
海运业上游是造(修)船、港口码头等基础供应产业,下游服务钢铁、房地产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海运业根据运输货物的不同,主要划分为干散货运输、油品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海运产业链的传导作用自下而上,即下游的运输需求会拉动海运的繁荣兴衰,上游造船业供应的较长周期,会加大行业供需错配的矛盾,引起周期的较为剧烈波动。
海运是全球贸易的动脉,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具备成本低、覆盖广、运量大等许多优势。新冠疫情的爆发一方面导致全球海运运力严重缺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海运需求逐渐恢复,海运行业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海运市场供需不平衡日益严重,国际海运价格疯涨。
数据显示,海运行业进出口量从32.3亿吨成长至34.6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7%。当前,我国已然成为全球海运大国,在全球疫情爆发,国际间贸易次序混乱的时候,我国成为了全球贸易的主要参与者,海运行业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环境保护基金会(EDF)资料显示,海运业承担了大约90%的世界贸易运输服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海运业在全球碳排放问题方面影响较大。随着行业限硫令的实施、碳排放规定的严苛,国际社会对航运业的环保要求进一步提高,海运行业朝向绿色、节能、可持续性的发展趋势成为必然。
海运行业市场的偏悲观预期,以及政府经济复苏政策的刺激,产业链压力传导从上至下,影响海运物流及供应链,导致海运行业承压,扰乱行业正常发展,造成如今海运行业的疫情危机。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海运行业船队控制运力规模为3.1亿载重吨,相较于2015年的1.6亿吨增长了近94%。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海运船队控制运力规模已经2015年的全球第三位上升至全球第二位。我国作为全球贸易大国,其对外贸易中约95%是由海运完成的,强大的海运运力规模是我国继续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
更多海运市场调研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6年中国海运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