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可降解塑料行业前景及现状发展如何?可降解塑料行业仍处于普及阶段。预计未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和相关政策的引导,可降解塑料的发展前景广阔。近两年来,我国已有多家企业进入可降解领域,生产能力迅速上升,目前短期内无法满足新的《限塑令》带来的巨大市场,预计未来十年将是我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2022可降解塑料行业现状及市场产能分析
据了解,《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加速发展生物可降解材料;全生物降解材料列入《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从一系列政策来看,未来我国出于环保的考虑,会进一步限制不可降解塑料的生产,同时还会继续支持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发展。
目前,多个国家发布了限塑政策,未来一段时期,亚洲地区生物降解塑料需求量将快速增长。PLA、PBAT是可降解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PLA是最常见的可降解塑料之一,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考虑国内可降解塑料产能投产运营将需要2-3年的时间,预计到国内可降解塑料市场供需缺口将在2024年左右达到峰值,后续随着规划产能的投产,供需缺口将得到一定的弥补。
图表:2022-2026年国内可降解塑料供需情况(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研究院
可降解塑料行业产业链
可降解塑料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为原材料的生产,按照原料来源分类,原材料大致分为生物基塑料和石油基塑料。可降解塑料产业链的中游为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可降解塑料制品有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塑料袋、包装纸、服装、农用薄膜、3D打印材料、医药材料等。产业链下游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可降解塑料行业涉及领域包括包装、电子、汽车&运输、消费品、纺织、农业、涂料、3D打印、现代医药、建筑建造等。
可降解塑料行业产能分析
发达国家主要通过两大途径解决自身塑料污染问题,一个途径是使用可降解材料代替传统塑料,另一个途径是将塑料废物出口至对原料有需求的发展中国家。
全球产能100多万吨/年,未来可降解塑料主要增长主力集中在中国。截至2020年,全球可降解塑料袋的产能呈现出品种分散、产能规模小、集中度较低的特点,目前主要量产的可降解塑料产能主要是PLA、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和PCC。
由于中国新限塑政策推行力度更大,现有在建产能总规模达128.7万吨,且仍有284万吨拟建产能处于规划阶段。目前中国现有产能及在建产能合计约176.7万吨,而根据测算得到,中国新限塑政策推行释放的可降解塑料需求将有望达到270万吨,若需求符合预期,供给端缺口仍在53%以上。
可降解塑料市场集中度分析
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包装领域,软包装和硬包装占比合计达到53%。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及关键原材料、可降解塑料制品、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其中,PLA、PBAT是可降解材料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分布在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地区,但目前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
更多可降解塑料市场调研及行业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可降解塑料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