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行业发展现状
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总量为2623.38万吨,同比增加1499.35万吨,增幅133.39%。玉米进口量主要集中在三季度,三季度总进口量达963.06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36.71%,其次是二季度,进口量达693.49万吨,占全年总进口量的26.43%。
2022年我国玉米进口配额较往年维持不变。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1-2月份玉米累计进口总量为468.47万吨,累计同比减少2.29%。其中1月份玉米进口275.43万吨,同比减少8.6%,较2021年12月份环比增加106.7%;2月份玉米进口193.04万吨,同比增长8.24%,较1月份环比减少29.91%。
2022年1-2月份玉米进口主要来自乌克兰和美国,其进口数量占据一定优势。1-2月份从乌克兰进口264.67万吨,占1-2月份进口总量的56.50%;其次是美国,进口量为192.34万吨,占比41.06%;其他剩余国家进口占比相对较少,1-2月份进口量仅为11.46万吨,占比2.44%。
2022年1-2月份中国玉米进口主要被四个省份的企业所购买,其中北京市占比总高,进口量为352.96万吨,占1-2月份进口总量的75.34%,其进口玉米主要被中粮等国企购买;其次是福建省,进口量为28.82万吨,占比6.15%;第三、四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山东省,进口量分别为23.84万吨和23.24万吨,占比5.09%、4.96%。三个省份均为饲料养殖大省,且山东省深加工企业居多,并依托港口优势,进口量较多;剩余省份进口量为39.61万吨,占比8.46%。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5年中国玉米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我国玉米出口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除2017年外,其余年份出口量均不足2.5万吨,主要是由于国内玉米的价格较高,跟国际玉米相比没有价格优势。但2017年出口量达到近五年来高值,约6.82万吨,主要是由于国家加大去库存,市面上可流通的粮源增多,国内玉米价格相对较低导致。2021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0.35万吨,同比增长117.77%。
玉米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玉米深加工的经验逻辑转变。因为在高价格、高波动、高不确定情况下,下游企业为了防范风险,将开始更多地要求生产企业开展远期长单合同购销业务,生产企业为了避免远期订单风险,也会提前锁定未来生产原料。当进入工厂时,只是将前期采购的原料和前期销售的订单生产出来交付客户,企业的经营业绩将更加可预期性。随着经营理念的转变,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将发生实质性改变,从目前传统的“一口价”销售模式,将逐步过渡到“期货+基差点价”的销售模式。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对于深加工行业而言,在经历了一轮产能扩张之后,客观上需要进行行业的整合,惨烈的市场竞争只是行业整合的外在表现,而生产成本降低和控制经营波动风险则成为未来竞争的主体。味精、苏氨酸、柠檬酸、赖氨酸、酒精等产品已经基本完成了一轮行业整合,行业前三位的产量均已超过行业总产量的50%。唯有淀粉和淀粉糖行业仍然处于充分竞争的行业,也是行业盈利率最低的,行业整合将会持续。
新品种、新技术将不断涌现。随着40多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人才积累,新品种研发层出不穷,新技术提升与时俱进。近年来,赤藓糖醇、聚乳酸等符合国家营养健康、绿色环保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并快速实现规模化量产;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产品收率、能耗等指标不断优化。
玉米深加工行业是我国粮食加工行业科技水平的引领者,是营养健康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提供者,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是我国粮食加工科技水平的集中代表。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的科技水平和产量均已领先全球。
欲了解更多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5年中国玉米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