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打响“粮食保卫战”
作为世界上两大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俄乌冲突持续,给国际粮食市场带来了“飓风”,也让多国人民直面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第五大小麦出口国。它们提供了全球19%的大麦、14%的小麦和4%的玉米,占全球谷物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一组数据。
俄乌手握“粮袋子”,两国冲突也给国际粮食市场扔下了一颗“炸弹”。3月7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连续合约上涨7%至每蒲式耳12.94美元。此后,小麦期货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高位。
截至3月17日发稿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连续合约达到每蒲式耳10.57美元。自2月17日算起,小麦期货已累计上涨32.6%。
“俄乌冲突和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扰乱了来自黑海地区的供应,谷物价格势将进一步跃升。”近日高盛集团表示,航运中断、购进成本飙升以及对乌克兰新季种植前景的担忧,使得全球谷物市场势将面临197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冲击”。
粮食物流市场发展分析
中国粮食物流由粗放向精细加工转型,如益海嘉里新型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米糠利用率达60%~70%,实现了从传统粗放型加工模式向精深加工的“吃干榨净”式加工模式转变。未来随着粮食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粮食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将由国内粮食物流局部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全方位竞争,将由单纯生产能力的竞争转向“生产能力+流通能力+创新能力”的竞争。
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基本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实现谷物供应基本自给,粮食储备能力显著增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物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数据显示基于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结果显示,粮食物流产量预计达到6.7亿吨,而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为6.6亿吨。到2020年底,我国约建立起粮食应急加工企业5300多家,粮食物流成品粮日加工能力在百万吨以上;粮食应急供应网点44600多家,粮食物流应急配送中心3170多个,应急储运企业3450多个;全国31个省(区、市)制定了省级粮食应急预案,587个市(地)、2440个县建立了区域性粮食物流应急预案。
想要了解更多粮食物流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5年中国粮食物流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