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产量现状及未来区域发展规划分析
2021年,我国钢铁进出口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钢材累计出口量为6689.5万吨,同比增长24.6%;钢材累计进口量为1426.8万吨,同比下降29.5%;钢坯累计进口量为1371.6万吨,同比下降25.2%;粗钢净出口4096.1万吨,同比增加2451.6万吨。特别是随着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国家产能产量“双控”政策逐步落地、钢铁企业出口自律加强等,2021年下半年我国钢材月出口量连续下降(只有去年12月份出口量有所反弹),同时形成了钢材出口价格高于进口价格的良好发展格局。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钢铁行业深度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规划报告》显示:
钢铁是一种由铁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合金,当中最普遍的是碳。碳约占钢材重量的0.2%至2.1%,视乎钢材的等级。其他有时会用到的合金元素还包括锰、铬、钒和钨。调整合金元素的量,及其存在与钢中的形式(溶质元素及参与相),就能够控制钢成品的特性,例如硬度、延展性及强度。加了碳的钢会比纯铁更硬更强,但是这种钢的延展性会比铁差。
据世界钢铁协会最新初步统计,2019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8.69亿吨,同比增长3.03%。受供给侧结构调整、环保督查、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共同作用,2018年钢材价格高位运行,进口铁矿石价格保持基本稳定,行业效益达到历史最佳水平。2019年由于钢铁产量增幅加快,钢材价格呈窄幅波动下行走势,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钢铁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回落。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收入达64969.9亿元,利润总额达到2677.1亿元。其中,2019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利润1889.94亿元,同比下降30.9%。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1-12月生铁产量80937万吨,同比增长5.3%。2019年1-12月粗钢产量99634万吨,同比增长8.3%。2019年1-12月钢材产量120477万吨,同比增长9.8%。钢铁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包括地产和基建)、机械、汽车等。根据2019年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钢材存量结构计算,2019年下游行业钢材需求量结构变化不大。
钢铁行业规模化以及布局合理是未来主要战略规划最重要要素。钢铁行业重组是大趋势,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过低,已经成为继供给侧改革后钢铁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产品升级和区域产能分布更合理,是淘汰低效产能有效途径。通过产业集中重组,增加有竞争力钢铁企业产品供给,减少在合规产能范围但市场竞争力小的产品产量,实现钢铁资源效率最大化直接体现。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区域新型钢铁集团必须有强大重组能力,并符合国家规划区域分布要求。
报告在总结中国钢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钢铁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钢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更多行业调研分析,可点击查阅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钢铁行业深度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规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