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产业成人人渴望掘金的蓝海
在政策与车企不断加码之下,换电蓝海已经形成。自2020年换电站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国家接连出台政策助推、巨头纷纷加码换电,换电产业链已迅速腾飞,成为人人渴望掘金的蓝海。换电站产业链的迅速规模化与腾飞,离不开国家接连出台一系列助推政策。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的20%左右,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022换电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换电方案解决的是新能源车续航和充电时长的问题,通过车电分离,消费者可选择租赁电池,进一步节约购车成本。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换电站被列为“新基建”后释放出的政策红利,换电赛道成为新风口,吸引了不少企业入局。除宁德时代外,目前国内换电领域中包括山东威达、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换电设备生产商;奥动新能源、伯坦科技、时空电动等中游运营端;以及蔚来、吉利等车企和电网企业、能源类企业,甚至互联网企业。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预期目标,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换电车辆超过10万辆,建成换电站1000座以上。同时突破换电产品关键技术,打通基础设施审批流程,建立换电汽车监管平台,健全换电技术标准体系,形成换电模式产业生态,构建换电政策支持体系。在节能减排效果方面,实现每年节省超70万吨燃油、减少超200万吨碳排放。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推动下,重卡、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等商业车将逐步电动化,换电模式也将成为主要补能方式。按照国内换电模式主要推动者优品车提供的参考数据表明,按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31%到780万辆,而其中用于商业运营的换电车型,占比将超过30%。据此测算,预计2025年换电站,将有望达到2.5万座、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超2678亿,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大的蓝海。
据预计,我国2025年换电站有望达2.2万座、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达2631亿元、换电站设备市场有望达693亿元,对应换电站建设、运营、换电设备2021-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0%-107%。未来,随着电动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新能源换电重卡将在干线运输、矿山、城市基建、港口、厂区物流等多场景全面铺开,成为我国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加速全面电动化时代的到来。
换电本身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电池包的频繁拆卸会加剧接口的磨损,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可能加大自燃的风险。事故一旦出现,责任难以划分。另外,电池老化提高了电池在存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换电站一旦发生事故会对周边居民、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据相关行业机构预估,2025年国内换电站有望达2.2万座,对应的运营市场规模将达2631亿元,换电站设备市场则达到693亿元。换电站建设、运营、换电设备2021-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80%-107%,换电模式在“十四五”期间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未来市场前景如何?2022年该行业的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相关推荐
2022-2027年版充电设施项目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