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为什么这么火
预制菜指的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类辅料,用现代化标准集中生产,经过分切、搅拌、腌制、成型、调味等环节预加工完成,再采用急速冷冻技术或其他保鲜技术保存的成品或半成品。
预制菜行业进入门槛相对不高,存在众多中小企业以及作坊式加工商,整体行业竞争格局十分分散,未出现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单品,以及全国性龙头企业。新入场的品牌通常只有能力做到 1-2个系列产品,从B端流通市场或者C端线上切入,难以全系列、全渠道发展。
目前行业主要参与者可以大致分为五种类型:专业预制菜企业、上游农牧水产类企业、传统速冻食品企业、餐饮企业、零售企业。
从2014年外卖行业开始蓬勃发展,到2020年疫情催生家庭端消费需求,行业呈现由速冻米面等极少数品类拓展至多种菜品,由B端延伸至C端消费者,由一线城市延伸至二三线乃至下线城市的树形发展路径。数据统计,2020 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527亿元,2015-2020年CAGR为31.2%。
预制菜成为2022年新风口
近两年,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消费端出现“宅家文化”“烹饪小白”,预制菜的需求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1月20日,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叮咚平台销售数据显示,今年年货节,预制菜相关食品同比去年增长超过400%。
企查查显示,2012年我国涉及预制菜肴加工的企业仅有1400家,而到2021年4月,预制菜企业达到7.19万家。仅2020年一年,新注册预制菜相关企业就达到1.25万家。
根据相关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 3459亿元。
京东生鲜加入预制菜大战
近日,京东超市发布了《2022年货节食品生鲜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京东生鲜的销量大幅增长。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京东生鲜的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整体销量破百万件,而据此前报道,1月尚未结束,京东生鲜的预制菜整体销售额就已破千万,同比增长94%左右。
此外,不少老字号推出的高端熟食也迎来了大幅增长,比如金字火腿1000元以上高端产品同比增长150%,月盛斋重点新品小红熟食礼盒同比增长105%。
除了上述品类大卖之外,产地直达的新鲜查干湖鱼,各类新奇口味的汤圆饺子,新鲜车厘子等产品,都饱受新一代消费者的喜爱。
这一数据公布,标志着京东生鲜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而翻倍的预制菜销量,更是标志着京东正式加入火热的预制菜大战。
预制菜,未来一片红海
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在预制菜领域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已披露的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涉及42个项目。其中,在2020-2021年,迎来融资高峰。目前,我国有超6.8万家状态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有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
如此巨大的市场,自然也吸引来不少竞争对手,暂且不提那些预制菜的生产商和制造商,单论和京东生鲜处于类似定位的新零售巨头,就包括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美团买菜、每日优鲜等诸多玩家。
以叮咚买菜为例,春节期间,叮咚买菜七天卖出300万份预制菜,高端预制菜的销量更是同比增长3倍。而另一位玩家,盒马的数据也相当亮眼,预制菜销量同比2021年春节增长了345%。
冷链物流不断发展保障预制菜新鲜程度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冷链装备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3800亿元,冷库库容近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约28.7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期末的2.4倍、2倍和2.6倍左右。不过,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跨季节、跨区域调节农产品供需的能力不足,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较多。
为此,《规划》提出,到2025年,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要更加完善。依托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围绕服务农产品产地集散、优化冷链产品销地网络,建设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聚焦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基本建成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支撑冷链物流深度融入“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与国家物流网络实现协同建设、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5年,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组织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水平显著降低,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冷链物流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冷库、冷藏车总量保持合理稳定增长,冷链物流温度达标率全面提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库设施温度达标率达国际一流水平;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85%、30%、85%,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显著减少。
想要了解更多预制菜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