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供应相对紧缺现状持续
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23.0万-24.7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4.11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46%;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22.8万-24.5万元/吨,成交均价上涨至23.85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38%。
本周硅料价格持稳微涨,其中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涨幅都在0.5%以内。成交最大价差维持在1.8万元/吨,复投料主流价格集中在24.1万-24.2万元/吨,大部分企业订单已签至2月下旬,当月极少余量也计划在本周内签订完毕。
据分析,本周硅料价格延续上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下游硅片企业在一季度国内外装机增量的预期下,开工率维持相对较高的水平,硅料采购需求持续;二是部分硅料企业订单超签,加之各地物流运输陆续开始受限,导致硅料可签订单减少,供应呈现相对紧缺的现状;三是硅片价格上涨幅度已覆盖其成本,对目前价格有相对较高的接受度。
截至本周,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12家,其中1家企业正常检修维护,产量影响较小。据硅业分会统计,1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5.20万吨,环比增加3200吨左右,增幅为6.6%,增量主要体现在新疆大全和永祥股份两家企业的扩产释放量,共计约2700吨。按产量排序,1月份前四大企业产量为4.06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78.1%。2月份生产天数减少,但新增产能平稳释放将支撑国内多晶硅产量环比继续小幅增加。即便供应增加,2月份订单也已基本签订完毕,因此预期硅料价格至少在2月底前可维持相对稳定。3月份硅料需求仍有支撑,一方面,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是终端需求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二季度国内装机陆续启动,将刺激3、4月份硅料需求。届时,硅料供需齐增,硅料价格将根据本环节上下游供需匹配程度而波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1-2026年多晶硅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多晶硅位于光伏产业链上游,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多晶硅位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通过化学反应从硅金属中提炼高纯度多晶硅,以备下游进一步拉晶、切片形成光伏用硅片,系光伏产业链初始原材料。从行业特征看,多晶硅具有化工行业属性,存在技术及资金双重高壁垒,具体表现为高纯度要求、高设备投资及较长扩产周期,高壁垒助力多晶硅行业构筑天然护城河。
多晶硅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产厂商技术进步提速,我国多晶硅料进口依赖程度逐渐下降,2016-2020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分别约14万吨、15.9万吨、15万吨、14.5万吨、9.9万吨,进口硅料占用量比分别为41.70%、39.80%、35.10%、29.70%、20.20%,五年降幅21.5pct。预计未来进口硅料占比将进一步下降,实现多晶硅国产替代。
得益于国内低电价及低人工成本,国内多晶硅厂商成本端具有显著优势。随着国内低成本产能投产,海外高成本厂商如OCI韩国、Wacker等逐步退出市场,全球产能前十多晶硅厂商中,国内厂商占据8席。2020年,全球多晶硅在产企业总有效产能约为58万吨,其中国内有效产能46万吨,占比约79%,同比提升11.7pct,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首位。
龙头厂商低成本产能加速扩产,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国内龙头厂商具备成本与资金优势,加快扩张低成本产能,另一方面,龙头厂商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与技术储备,能够更快应对N型技术路线带来的多晶硅品质提升要求。根据统计,2020年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前四厂商分别为通威股份、保利协鑫能源、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CR4市占率为67%。随着CR4扩产提速,成本与品质优势加持下,龙头市占率呈加速提升趋势,预计2023年CR4市占率有望达到86%。
多晶硅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使用成本偏高是阻碍光伏发电大范围应用和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重要因素,而占据整个光伏发电成本40%左右的多晶硅价格下降,就成为光伏发电真正走向生活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球光伏发电终端市场的价格在下跌,虽然我国也陆续进行技术改革,也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想要维护这个市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必顶要持续下跌,多晶硅生产也必顶尽快完成技术改革,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尽快占领市场。
近几年来,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工艺不断成熟,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高,未来预计将达到20-22%,较目前的转换效率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所用硅片的厚度也在持续降低。从总体趋势而言,技术进步及工艺改善将不断降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成本,推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行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1-2026年多晶硅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智能开关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